《經濟基礎》第二章 財政
1、資源配置職能的范圍
財政配置資源的范圍取決于政府職能范圍。
財政資源配置范圍:
1)市場配置失效而社會需要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外交、國防、教科衛(wèi)、環(huán)保、公共
2)對外部效應的干預。城市綠化、森林保護、控制環(huán)境污染
3)介入自然壟斷行業(yè)。供水、供電、供氣、公交
4)對短缺資源進行保護或調配。
資源配置職能的手段
財政分配通過財政收支活動進行,資源配置亦是如此。
手段:1)調節(jié)政府部門和非政府部門之間的資源配置:調整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2)調節(jié)非政府部門的資源配置:制定資金分配及相關政策,
3)調節(jié)公共部門的資源配置:調整財政支出結構:
4)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改進財政體制
2、收入分配職能的范圍
1)凡屬市場分配范圍,應由市場機制調節(jié),財政不直接介入。(工資、企業(yè)利潤、租金紅利股息等收入)
2)凡屬財政分配范圍,財政應盡力做到公平分配。(規(guī)范工資制度;財政集中分配社會保障資金)
3、經濟調控職能的手段:
政府采購、政府轉移支付、稅收
1)改變政府采購數(shù)量,影響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關系,使經濟發(fā)展保持平穩(wěn)。(減少采購,抑制經濟過快增長;增加采購,刺激經濟發(fā)展。)
2)改變政府轉移支付數(shù)量。(經濟繁榮時,減少支出;經濟蕭條時,提高補貼補助.)
3)調整稅收。(經濟蕭條,減少稅種降低稅率;經濟過熱,提高稅率增加稅種.)
4、公共財政基本特征:
1)彌補市場失靈
2)為市場主體提供一致性服務
3)非營利性:財政收支具有強制性和無償性的特點,適合于在非盈利性領域中實現(xiàn)資源配置。
4)法制化:是公共財政發(fā)揮作用的前提和基礎
5、財政資源配置范圍:
1)市場配置失效而社會需要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外交、國防、教科衛(wèi)、環(huán)保、公共
更多資料請訪問:考試吧經濟師欄目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