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課程的缺點也十分明顯:由于學科各自獨立,割斷了各學科之間的聯系:學科課程只重視系統(tǒng)學科和學科知識,不注意發(fā)揮教育的社會職能與人的發(fā)展職能;學科課程注重于學科知識,而置能力培養(yǎng)與不顧,將獲得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相脫離。在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的今天,其危害日益突出,人們深感重知識、輕能力,重學科的區(qū)別、輕學科的聯系,難以培養(yǎng)出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
(2)活動課程也稱兒童中心課程或經驗課程,即以兒童為中心來組織教學過程 。這種理論認為,課程應是一系列兒童自己組織的活動,兒童通過活動獲得經驗,從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學會獨立解決問題,鍛煉能力。
其特點是:以兒童為中心,從兒童的動機、需要和個性出發(fā)設計課程,課程的組織不是多學科的分科并進,而是綜合性的單一課程;課程順序不考慮邏輯結構,只強調心理結構;課程進度無嚴格規(guī)定,以學生的態(tài)度和興趣的發(fā)展變化隨意刪定。
活動課程論重視學生的主動性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注意學生的動機和興趣,強調經驗,但違背了教學認識規(guī)律,排除了人類積累的間接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暴露了它致命的弱點,即嚴重降低了教學質量。
(3)目前,關于活動課程和學科課程之間的關系的討論,概括起來大致有這樣的一些觀點。一是“補充說”,認為活動課程是學科課程的補充,在我國的課程結構中,應以學科課程為主,活動課程為輔,二者相輔相成,共同完成育人功能。二是“對立說”,認為活動課程和學科課程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是根本對立的兩種課程形態(tài),如果簡單地把二者之間的關系理解成相互“補充”,就容易導致“活動課程學科化”,獲得課程成了學科課程的延伸,這就從根本上違背了活動課程的本義,是不足取的。三是“發(fā)展說”,認為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是對學科課程的超越;活動課程實質上包涵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可以說是學科課程的一種整合形態(tài),活動課程就是以活動作為特殊形式把學科課程有機地整合起來。
2007考研教育學專業(yè)課統(tǒng)考全真模擬試題匯總
更多資料請訪問:考試吧考研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