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網校 - 萬題庫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導航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考試吧 > 自學考試 > 復習指導 > 公共課 > 正文

2018自考《大學語文》議論文重點復習指導(1)

來源:考試吧 2018-1-17 9:27:42 要考試,上考試吧! 自考萬題庫
考試吧整理“2018自考《大學語文》議論文重點復習指導(1)”,更多2018年自考復習指導,請及時關注考試吧自考網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萬題庫自考”獲取!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獲取自考備考指導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免費做題、免費學直播課

  點擊查看:2018自考《大學語文》議論文重點復習指導匯總

  秋水 屬《莊子》中的“外篇”

  中心論點:宇宙無限,人的認識有限

  1、本文的藝術特色是將抽象的哲理化為具體的形象。

  這篇文章以對話方式展開,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在無限廣在的宇宙中,人的認識和作為都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簡要地說,就是宇宙無限而人的認識有限。

  客觀思想意義:啟示人們不能囿于個人有限的見聞而自我滿足,應該不斷學習,不斷開闊視野,不斷前進。

  本文開頭設置河水和海景的描寫,以具體景物的比照來隱喻河伯與海若兩種不同的認識境界,形象的渲染了文章主旨。再次,通過援壁設喻的手段,來表達深微玄奧的哲理。

  首先,在整體構思上,作者虛構了一個河伯與海若對話的寓言故事,通過兩個神話人物的對話來展開說理,闡明觀點。

  再次,通過援譬設喻(①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②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③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④此其比萬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馬體乎?)的手段,來表達深微玄奧的哲理,而所用比喻往往連類而及,層見疊出,引人聯(lián)想,發(fā)人深思,從而將抽象的道理闡發(fā)得十分鮮明透徹。

  2、論證方法頗有特色。

  (1)經過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層推進,最后把結論自然地推到讀者面前,令人信服。

  (2)大量排比句(①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②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③春秋不變,水旱不知。④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⑤號物之數(shù)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馬體乎?)和反詰句(①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②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③號物之數(shù)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馬體乎?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的配合運用,造成了文章滔滔莽莽的氣勢,增強了說理的力量,體現(xiàn)出莊子散文在語言方面的特色。

掃描/長按二維碼即可幫助自考通關
獲取2018自考報名時間
獲取最后6套預測卷
免費獲取8次直播課程
獲取歷年考試真題試卷

自考萬題庫下載微信搜索"萬題庫自考"

1 2  下一頁

  相關推薦:

  考試吧整理:各地2018年自學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2018年自學考試《大學語文》串講資料匯總

  2018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章節(jié)復習匯總

  2018年自考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單選習題匯總

文章搜索
萬題庫小程序
萬題庫小程序
·章節(jié)視頻 ·章節(jié)練習
·免費真題 ·模考試題
微信掃碼,立即獲。
掃碼免費使用
大學語文
共計461課時
講義已上傳
18020人在學
管理系統(tǒng)中計算機應用
共計21課時
講義已上傳
7218人在學
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共計738課時
講義已上傳
87485人在學
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共計21課時
講義已上傳
989人在學
毛概
共計269課時
講義已上傳
16493人在學
推薦使用萬題庫APP學習
掃一掃,下載萬題庫
手機學習,復習效率提升50%!
版權聲明:如果自學考試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自學考試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官方
微信
掃描關注自考微信
領《大數(shù)據(jù)寶典》
報名
查分
掃描二維碼
關注自考報名查分
看直播 下載
APP
下載萬題庫
領精選6套卷
萬題庫
微信小程序
幫助
中心
文章責編:zhao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