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5年執(zhí)業(yè)護士資格考試精選專項復習資料匯總
外陰癌
(一) 概述
外陰癌是女性外陰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多見于60歲以上的婦女。包括:
、 外陰鱗狀細胞癌,最常見。
、 惡性黑色素瘤。
、 基底細胞癌。
、 前庭大腺癌。
(二) 病因
相關因素: 單純皰疹病毒Ⅱ型;人乳頭瘤病毒;巨細胞病毒。
(三) 病理改變
內瘤樣病變即外陰癌的癌前病變,分為輕、中、重和原位癌三級。
(四) 臨床表現(xiàn)
、 癥狀: 外陰瘙癢是最常見的癥狀。
、 體征: 早期病變時表皮出現(xiàn)突起的小節(jié)、腫塊,呈菜花狀。
(五) 輔助檢查
活組織病理檢查;陰道鏡有助于提高活檢陽性率。
(六) 治療原則
手術治療為主。
(七) 護理措施
1. 術前護理
① 術前進行身體評估檢查,糖尿病病人要積極糾正血糖。
、 皮膚準備: 術前3~5日1∶5 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每日2次;外陰及雙側腹股溝備皮。
③ 腸道準備。
、 陰道準備。
、 尿道準備。
2. 術后護理
、 保持平臥位。
、 傷口護理: 傷口加壓包扎24小時,壓沙袋4~8小時,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敷料拆除后,保持清潔,每日用1∶40絡和碘溶液擦洗兩次,大便后及時擦洗外陰部。
③ 尿管護理: 一般5~7日后拔除尿管;拔尿管前2天訓練膀胱功能。
、 保持局部干燥: 術后第2日用支架支起蓋被;外陰擦洗后用冷風吹傷口。
、 傷口愈合不良,用1∶5 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每日2次。
⑥ 飲食: 術后1天流食,2天半流食。
相關推薦:
2015執(zhí)業(yè)護士《兒科護理學》專項習題及答案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