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網校 - 萬題庫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導航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考試吧 > 執(zhí)業(yè)護士考試 > 模擬試題 > 專業(yè)實務 > 正文

2019年護士資格考試《專業(yè)實務》沖刺模擬試題(16)

2019年全國執(zhí)業(yè)護士考試即將舉行,為幫助大家模擬練習,考試吧整理了“2019年護士資格考試《專業(yè)實務》沖刺模擬試題(16)”,希望大家收藏練習。

  二、A3/A4型選擇題

  1. (共用題干)

  男性,38歲。體重80kg,從高空墜落后導致肝破裂,入院后立即進行手術治療。

  1.住院處護理人員應首先(  )。

  A. 給予衛(wèi)生處理

  B. 通知科室醫(yī)生

  C. 辦理住院手續(xù)

  D. 護送患者入病房

  E. 收集病情資料

  【答案】D

  【解析】住院處的護理包括:①入院手續(xù):住院處接收患者后,應立即電話通知病區(qū)做好接收新患者的準備。②進行衛(wèi)生處置:護士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進行衛(wèi)生處置,對危、急、重癥患者及即將分娩者可酌情免浴;對有虱、蟣者,先行滅虱處理,再進行衛(wèi)生處置;對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患者,應送隔離室處置。④護送患者入病區(qū):根據患者病情可步行,也可選用輪椅、平車或擔架護送。護送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和保暖,且必要的治療(如輸液、吸氧等)不能中斷。

  2.病房護士接到手術通知后首先應(  )。

  A. 準備床單位,鋪麻醉床

  B. 測量生命體征

  C. 填寫住院病歷

  D. 通知醫(yī)生

  E. 搜集病情資料,確立護理問題

  【答案】A

  【解析】急診患者的護理應首先準備床單位:①病區(qū)護士接到通知后,如為急、危、重癥患者,應立即在危重病室或搶救室準備好床單位,按需加鋪橡膠單、中單;②如為緊急手術患者,應備好麻醉床。

  2. (共用題干)

  患者以“血栓性脈管炎”被收治入院。醫(yī)生讓其多做博格運動,否則有截肢的危險;颊咝纳癫粚帲洺o故發(fā)怒,與家人爭吵,對醫(yī)護不滿。

  1.對患者心理護理,主要減輕患者的(  )。

  A. 焦慮

  B. 恐懼

  C. 頭疼

  D. 失眠

  E. 惡心

  【答案】A

  【解析】焦慮的臨床表現(xiàn)為對未來可能發(fā)生的、難以預料的某種危險或不幸事件經常擔心。

  2.讓患者多做博格運動的主要目的是(  )。

  A. 控制或緩解疼痛

  B. 預防或控制感染

  C. 預防并發(fā)癥

  D. 促進側支循環(huán)的建立

  E. 減輕焦慮

  【答案】D

  【解析】博格運動有助于促進患肢側支循環(huán)建立,增加患肢血供。其方法是:平臥位,患肢抬高45°,維持1~2分鐘;然后坐起,患肢下垂床邊2~5分鐘,并作足部旋轉、伸屈運動10次;最后將患肢放平休息2分鐘。每次重復練習5回,每日練習數(shù)次。

  3. (共用題干)

  患者因腦外傷昏迷,給予降顱壓和抗生素治療。患者2周后出現(xiàn)口腔潰瘍,有白色膜狀物。用棉簽拭去,創(chuàng)面出血。

  1.引起口腔潰瘍的原因是(  )。

  A. 銅綠假單胞菌感染

  B. 真菌感染

  C. 口唇干裂

  D. 棉簽過濕

  E. 沒有漱口

  【答案】B

  【解析】長期應用抗生素者,會由于菌群紊亂從而增加真菌繁殖的機會,應觀察口腔黏膜,有無真菌感染。

  2.為其做口腔護理,漱口液應選用(  )。

  A. 2%~3%硼酸溶液

  B. 0.1%醋酸溶液

  C. 0.02%呋喃西林溶液

  D. 1%~4%碳酸氫鈉溶液

  E. 3%過氧化氫溶液

  【答案】D

  【解析】真菌感染時應用1%~4%碳酸氫鈉溶液,其屬堿性藥劑,口腔pH偏酸性時適用。

  3.口腔護理時開口器應從(  )。

  A. 門齒處放入

  B. 尖齒處放入

  C. 臼齒處放入

  D. 雙腭處放入

  E. 臉頰處放入

  【答案】C

  【解析】口腔護理時開口器應從臼齒處放入,以避免從前正中處放入崩壞門牙及尖牙等。

  4.取下活動義齒應放入(  )。

  A. 熱水中

  B. 冷水中

  C. 酒精中

  D. 生理鹽水中

  E. 碳酸氫鈉溶液中

  【答案】B

  【解析】對活動義齒應先取下,待患者漱口后再戴上。暫時不用的義齒,可浸于冷水杯中備用,每日更換一次清水。不可將義齒泡在熱水、酒精、生理鹽水及碳酸氫鈉溶液內,以免義齒變色、變形和老化。

  4. (共用題干)

  男性,35歲。肛周腫痛,肛門左側皮膚發(fā)紅伴疼痛。

  1.引起該病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肛周皮膚感染

  B. 肛管、直腸損傷

  C. 肛腺感染

  D. 肛裂

  E. 血栓性外痔

  【答案】C

  【解析】肛周膿腫多由肛腺感染經外括約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擴散而成,常位于肛門周圍皮下,一般不大,主要癥狀是肛周持續(xù)性劇痛,受壓或咳嗽時加重,行走不便,坐臥不安,全身感染癥狀不明顯。

  2.該患者肛門坐浴的水溫應為(  )。

  A. 28~32℃

  B. 38~40℃

  C. 43~46℃

  D. 45~50℃

  E. 50~60℃

  【答案】C

  【解析】肛周膿腫的熱水坐浴護理措施為: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溫度為43~46℃,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鐘。

  5. (共用題干)

  男性,32歲。因出差勞累,發(fā)作性頭暈、胸悶半個月余,突發(fā)暈厥1小時,以“暈厥原因待查,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待查”急診收入院。有猝死家族史。

  1.入院當晚,患者情緒較為緊張,遲遲無法入睡,多次呼叫值班護士,訴“頭暈、胸悶”,但每次床邊檢查生命體征,除脈搏稍快外,余均正常。其發(fā)生上述表現(xiàn)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床鋪不舒服

  B. 環(huán)境陌生

  C. 擔心會突然死去

  D. 不習慣熄燈睡覺

  E. 不習慣與陌生人同住

  【答案】C

  【解析】患者經歷了突然昏厥,且有猝死家族史,心理上恐懼感、焦慮狀態(tài)明顯,導致非常擔心自己會突然死去,故有上述表現(xiàn)。

  2.對其進行健康指導,錯誤的做法是(  )。

  A. 解釋保持情緒穩(wěn)定的重要性,必要時遵醫(yī)囑使用鎮(zhèn)靜劑

  B. 避免屏氣用力

  C. 若失眠,可獨自出去活動,以改善睡眠

  D. 如廁、沐浴時,要告知陪護或同室病友,無須反鎖

  E. 保持二便通暢

  【答案】C

  【解析】對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癥狀明顯的患者應臥床休息,癥狀輕的患者可參加輕體力工作,但需避免勞累。肥厚型心肌病活動后常有暈厥、猝死的危險,因此要切忌跑步、進行各種球類比賽等激烈運動,避免提取重物、突然起立或屏氣、情緒激動、飽餐、寒冷刺激等誘因。有暈厥病史的患者要避免獨自一人外出活動,以防發(fā)生意外。

  6. (共用題干)

  男性,50歲;寄I臟疾病,需做尿蛋白定量檢查。

  1.該患者留取常規(guī)尿標本的時間為(  )。

  A. 飯前半小時

  B. 晨起第一次尿

  C. 12小時尿

  D. 24小時尿

  E. 隨時收集尿液

  【答案】B

  【解析】留取常規(guī)尿標本的操作方法主要是囑患者將晨起第一次尿液留于標本容器內,量約100mL。

  2.患者做尿蛋白定量檢查,須在標本內加入(  )。

  A. 甲醛

  B. 乙醛

  C. 甲苯

  D. 稀鹽酸

  E. 濃鹽酸

  【答案】C

  【解析】留取尿標本時常用的防腐劑為:①甲醛,每30mL尿液中加40%甲醛1滴,可固定尿液中有機成分,防腐,常用于艾迪計數(shù);②濃鹽酸,24小時尿液中加5~10mL濃鹽酸,使尿液保持在酸性環(huán)境中,防止尿液中激素被氧化,防腐,常用于17-羥類固醇、17-酮類固醇檢測;③甲苯,應在第一次尿液倒入后再加,按每100mL尿液加0.5%~1%甲苯10mL,可形成一薄膜覆蓋于尿液表面,防止細菌污染,以保持尿液的化學成分不變,常用于尿蛋白定量,尿糖定量以及鉀、鈉、氯、肌酐、肌酸定量等。

  7. (共用題干)

  男性,27歲。因車禍傷及內臟出現(xiàn)循環(huán)衰竭癥狀,經搶救無效死亡。

  1.護士進行尸體護理的前提是(  )。

  A. 患者心跳、呼吸停止后

  B. 醫(yī)生做出死亡診斷

  C. 呼吸、脈搏消失

  D. 測量不到血壓

  E. 無意識

  【答案】B

  【解析】確認患者死亡后,由醫(yī)生開具死亡證明診斷書,護士應盡快進行尸體護理。醫(yī)生填寫死亡通知書,護士填寫尸體鑒別卡,務必填寫準確,字體端正。

  2.頭部墊枕頭的主要目的是(  )。

  A. 安慰家屬

  B. 保持舒適

  C. 防止面部淤青

  D. 保持姿勢

  E. 便于辨認

  【答案】C

  【解析】尸體護理時,將床放平,尸體仰臥,頭下墊一枕頭,以防面部淤血變色。

  8. (共用題干)

  女性,30歲。因宮外孕破裂大出血入院。體檢:面色蒼白,脈搏140次/分,血壓60/40mmHg。

  1.該患者輸血的目的是(  )。

  A. 補充血容量

  B. 增加血紅蛋白

  C. 補充凝血因子

  D. 增加清蛋白

  E. 增加營養(yǎng)

  【答案】A

  【解析】靜脈輸血的目的為:增加有效循環(huán)血量,增加心排出量,提高血壓,促進血液循環(huán)。該患者大量出血,應補充血容量。

  2.為防止發(fā)生過敏反應,輸血前應皮下注射抗過敏藥物。下列操作方法中錯誤的是(  )。

  A. 注射部位常規(guī)消毒

  B. 進針部位選擇三角肌

  C. 針頭與皮膚呈30°~40°進針

  D. 抽吸無回血后推藥液

  E. 注射完畢用干棉簽輕壓注射處

  【答案】B

  【解析】皮下注射的部位常用的有上臂三角肌下緣、腹部、后背、大腿前側及外側。其操作方法為:①護士洗手,戴口罩,核對醫(yī)囑,查對藥物;②備齊用物,攜至床旁,核對患者;③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體位,選擇注射部位,常規(guī)消毒皮膚,待干;④再次查對,檢查排盡空氣;⑤左手繃緊皮膚,右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針栓,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呈30°~40°角迅速刺入皮內;⑥放開繃皮的左手,抽吸無回血,即可緩慢推注藥液。

  3.3天后,患者在輸液過程中突然出現(xiàn)咳嗽、呼吸困難、氣促、咳粉紅色泡沫樣痰,應考慮為(  )。

  A. 發(fā)熱反應

  B. 過敏反應

  C. 急性肺水腫

  D. 靜脈炎

  E. 空氣栓塞

  【答案】C

  【解析】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突發(fā)咳嗽、呼吸困難、氣促、咳粉紅色泡沫痰,應考慮是患者在輸液過程中,突發(fā)急性左心衰,導致肺水腫,肺泡滲出液增多,導致氣體交換困難。

  9. (共用題干)

  男性,55歲。因進行性吞咽困難1個月入院。入院后被診斷為“食管癌”。術前醫(yī)生要求護士為患者灌腸以清潔腸道。

  1.灌腸桶內液面距離肛門(  )。

  A. 10~20cm

  B. 20~30cm

  C. 30~40cm

  D. 40~60cm

  E. 60~80cm

  【答案】D

  【解析】不保留灌腸的操作方法中,應掛灌腸筒于輸液架上,液面距肛門40~60cm。

  2.肛管插入直腸的深度為(  )。

  A. 7~10cm

  B. 10~15cm

  C. 15~18cm

  D. 18~20cm

  E. 20~25cm

  【答案】A

  【解析】不保留灌腸的操作方法是:①左手墊手紙分開患者臀部,顯露肛門,囑患者作排便動作,以使肛門括約肌放松;②右手持肛管輕輕插入直腸7~10cm,固定肛管,松開止血鉗,使溶液緩緩流入。

  3.當液體灌入200mL時,患者感覺有便意,護士應(  )。

  A. 停止灌腸

  B. 移動肛管

  C. 囑患者張口深呼吸

  D. 放低肛管筒的高度

  E. 協(xié)助患者平臥

  【答案】D

  【解析】不保留灌腸應注意觀察筒內液面下降情況和患者反應。如溶液流入受阻,可稍轉動或擠壓肛管。若患者感覺腹脹或有便意,應適當放低灌腸筒,以減慢流速,并囑患者張口呼吸,以放松腹部肌肉,減輕腹壓。

  4.灌腸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脈速、出冷汗、劇烈腹痛,護士應(  ) 。

  A. 停止灌腸

  B. 移動肛管

  C. 囑患者張口深呼吸

  D. 放低肛管筒的高度

  E. 協(xié)助患者平臥

  【答案】A

  【解析】不保留灌腸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患者反應,若患者出現(xiàn)面色蒼白、出冷汗、劇烈腹痛、脈速、心慌氣急,應立即停止灌腸,并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

  10. (共用題干)

  男性,30歲。因腦外傷后昏迷入院。護士準備通過鼻飼為其提供營養(yǎng)。

  1.一般胃管插入的長度為(  )。

  A. 14~16cm

  B. 20~30cm

  C. 45~55cm

  D. 60~70cm

  E. 80~90cm

  【答案】C

  【解析】胃管的操作方法是打開鼻飼包,取出胃管,測量插管長度并作標記。測量方法有兩種:①從發(fā)際到劍突的距離;②從鼻尖至耳垂再到劍突的距離。成人插入胃內的長度約為45~55cm。

  2.關于鼻飼的操作方法,錯誤的是(  )。

  A. 每次鼻飼量不超過200mL

  B. 每次灌注前應檢查胃管是否通暢

  C. 每次鼻飼前注入少量溫開水,證實胃管是否在胃內

  D. 藥品碾碎溶解后灌入

  E. 拔管應夾緊胃管末端快速拔出

  【答案】C

  【解析】胃管插至所標記處,先證實胃管在胃內,方法有三種:①將胃管末端接無菌注射器回抽,可抽出胃液;②將導管末端放入盛有水的碗中,無氣泡溢出;③將聽診器放在患者胃部,用無菌注射器迅速注入10mL空氣。聽到有氣過水聲。不應注入溫開水,以免誤入氣管發(fā)生墜積性肺炎。

  3.如長期鼻飼患者,胃管更換時間為(  )。

  A. 每日1次

  B. 隔日1次

  C. 每周1次

  D. 每周2次

  E. 每月1次

  【答案】C

  【解析】對于長期鼻飼的患者,應每日進行口腔護理,胃管每周更換。具體方法是:晚上最后一次鼻飼后拔出胃管,翌晨再由另一側鼻孔插入。

  11. (共用題干)

  男性,28歲。因高燒1天后入院。護士為其測量體溫發(fā)現(xiàn):患者早上8點時體溫在39.0℃左右,下午4時達39.9℃。

  1.此熱型屬于(  )。

  A. 弛張熱

  B. 間歇熱

  C. 不規(guī)則熱

  D. 稽留熱

  E. 波浪熱

  【答案】D

  【解析】A項,弛張熱是指體溫在39℃以上,但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體溫差達1℃以上,最低體溫仍超過正常水平,常見于敗血癥等;B項,間歇熱是指高熱與正常體溫交替出現(xiàn),發(fā)熱時體溫驟升達39℃以上,持續(xù)數(shù)小時或更長,然后很快下降至正常,經數(shù)小時、數(shù)天的間歇后又再次發(fā)作,常見于瘧疾等;C項,不規(guī)則熱是指體溫在24小時內變化不規(guī)則,持續(xù)時間不定,常見于流行性感冒、腫瘤性發(fā)熱等;D項,稽留熱是指體溫持續(xù)升高達39.0~40.0℃,持續(xù)數(shù)天或數(shù)周,24小時波動范圍不超過1℃,常見于傷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E項,波浪熱是指發(fā)熱2~3周后,間歇數(shù)天至2周,發(fā)熱再起,反復多次,常見于人畜布氏菌流行病。

  2.該熱型常見于(  )。

  A. 肺炎

  B. 敗血癥

  C. 瘧疾

  D. 腫瘤

  E. 流行性感冒

  【答案】A

  【解析】稽留熱是指體溫持續(xù)升高達39.0~40.0℃,持續(xù)數(shù)天或數(shù)周,24小時波動范圍不超過1℃,常見于傷寒、肺炎球菌性肺炎等。

  3.為患者測量體溫應每隔多久測量一次?(  )

  A. 2小時

  B. 4小時

  C. 6小時

  D. 8小時

  E. 10小時

  【答案】B

  【解析】體溫過高患者的護理應密切觀察、測量體溫,對高熱患者應每隔4小時測量1次,待體溫恢復正常3天后,改為每日2次。

  相關鏈接:

  2019護士資格考試《專業(yè)實務》練習題匯總

  2019年執(zhí)業(yè)護士考前須知及沖刺備考技巧

  全國2019年執(zhí)業(yè)護士資格證考試準考證打印入口

  2013-2018年執(zhí)業(yè)護士資格證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上一頁  1 2 3 

  相關推薦

  2019護士資格考試《實踐能力》練習題匯總最新文章

  2019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證考試課后章節(jié)練習題匯總最新文章

  2019年全國護士資格考試大綱已公布最新文章| 教材變動情況

  2019年護士資格考試備考復習中總是遺忘怎么辦?

  2019年執(zhí)業(yè)護士考試時間安排 | 護士資格證考試科目

  歷年執(zhí)業(yè)護士考試真題及答案 | 2019執(zhí)業(yè)護士模擬試題

0
收藏該文章
0
收藏該文章
文章搜索
萬題庫小程序
萬題庫小程序
·章節(jié)視頻 ·章節(jié)練習
·免費真題 ·?荚囶}
微信掃碼,立即獲!
掃碼免費使用
專業(yè)實務
共計4473課時
講義已上傳
143506人在學
實踐能力
共計5044課時
講義已上傳
147620人在學
護理程序
共計3654課時
講義已上傳
45288人在學
護士的職業(yè)防護
共計1258課時
講義已上傳
68712人在學
入院和出院病人的護理
共計4469課時
講義已上傳
158475人在學
推薦使用萬題庫APP學習
掃一掃,下載萬題庫
手機學習,復習效率提升50%!
距離2026年考試還有
2026年護考時間:預計4月25-26日
版權聲明:如果執(zhí)業(yè)護士考試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執(zhí)業(yè)護士考試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Copyright © 2004- 考試吧執(zhí)業(yè)護士考試網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170033號 
京ICP證060677 京ICP備05005269號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權威支持(北京)
在線
咨詢
官方
微信
關注執(zhí)業(yè)護士微信
領《大數(shù)據寶典》
報名
查分
掃描二維碼
關注護士報名查分
看直播 下載
APP
下載萬題庫
領精選6套卷
萬題庫
微信小程序
幫助
中心
選課
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