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管系統(tǒng)
5.左冠狀動脈:一般較右冠狀動脈粗,起于主動脈左竇,經左心耳與肺動脈根部之間向左行,隨即分為前室間支和旋支。前室間支分布于左、右心室前壁的一部分,室間隔的前2/3.
6.旋支的分支——左緣支:于旋支過左緣處分出,此支恒定,也較發(fā)達,向下分布于左室側壁。此支也是冠狀動脈造影辨認分支的標志之一。
(二)靜脈
1.上腔靜脈——為一條粗大的靜脈干,由左、右頭臂靜脈在右側第1胸肋軟骨結合處的后方匯合而成,沿升主動脈右側垂直下行,至右側第3胸肋關節(jié)處穿纖維心包注入右心房。
2.頭臂靜脈又稱無名靜脈,左右各一,分別由同側頸內靜脈和鎖骨下靜脈在胸鎖關節(jié)的后方匯合而成。匯合處的夾角稱靜脈角,是淋巴導管注入靜脈的部位。
3.頸外靜脈位置表淺而恒定,活體皮下可見到,臨床常在此作靜脈穿剌。
4.頭靜脈:起自手背靜脈網的橈側,沿前臂橈側上行,至肘窩處,借肘正中靜脈與貴要靜脈相連。在臨床上,頭靜脈是心導管插入的選擇部位之一。
5.貴要靜脈:起自手背靜脈網的尺側,沿前臂尺側上行,至肘窩處接受肘正中靜脈,繼續(xù)沿肱二頭肌內側溝上行,至臂部中點稍下方,穿深筋膜注入肱靜脈,或上行注入腋靜脈。位置表淺恒定,臨床上常經貴要靜脈進行插管。
6.大隱靜脈:為全身最長的皮下靜脈。起自足背靜脈弓的內側端,經內踝前方,沿小腿內側伴隨隱神經上行,過膝關節(jié)內側,繞股骨內側髁后方,再沿大腿內側上行,并逐漸轉至前面,在恥骨結節(jié)下外方約3cm處,穿隱靜脈裂孔注入股靜脈。大隱靜脈在內踝前方位置表淺而恒定,是靜脈輸液或切開的常用部位。
7.小隱靜脈:起自足背靜脈弓的外側端,經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中線上行注入腘靜脈。
(三)淋巴系統(tǒng)
1.淋巴導管
(1)淋巴干最終匯合成兩條淋巴導管,即胸導管和右淋巴導管,分別注入左、右靜脈角。
(2)胸導管: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平第12胸椎下緣。胸導管在注入左靜脈角處接受左頸干、左鎖骨下干和左支氣管縱隔干。胸導管引流下肢、盆部、腹部、左上肢、左胸部和左頭頸部的淋巴,即全身3/4區(qū)域的淋巴。
(3)右淋巴導管:注入右靜脈角。右淋巴導管引流右頭頸部、右上肢和右胸部的淋巴,即全身1/4的淋巴。
(4)腹股溝淺淋巴結:位于腹股溝韌帶下方,分上、下兩群。上群與腹股溝韌帶平行排列,引流腹前外側壁下部、臀部、會陰和子宮底的淋巴。下群沿大隱靜脈末端分布,收納除足外側緣和小腿后外側部外的下肢淺淋巴管。
執(zhí)業(yè)醫(yī)師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萬題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2000-2019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執(zhí)業(yè)醫(yī)師萬題庫 2019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聽課+做題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