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tǒng)、疾病 |
主要內容 |
要點 |
一、呼吸系統(tǒng) |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1)概述 |
(二)肺動脈高壓與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
| |
1. |
(1)概述 | |
|
| |
3.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
(1)流行病學 | |
(三)支氣管哮喘 |
(1)概念 | |
(四)支氣管擴張 |
| |
(五)肺炎 |
(1)概述 | |
1.肺炎鏈球菌肺炎 |
(1) | |
2.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 |
(1) | |
3.肺炎克雷伯桿菌肺炎 |
(1) | |
4.肺炎支原體肺炎 |
(1)臨床表現(xiàn) | |
5.病毒性肺炎 |
(1)發(fā)病機制 | |
(六)肺膿腫 |
| |
(七)肺結核 |
(1)病因與發(fā)病機制 | |
(八)肺癌 |
(1)概述 | |
(九)肺血栓栓塞癥 |
(1)概述 | |
| ||
(十一)急性呼吸窘迫 |
| |
1.急性肺損傷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
(1)概念 | |
2.呼吸支持技術 |
| |
3.系統(tǒng)性炎癥反應綜合征與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
概念 | |
(十二)胸腔積液 |
(1)概述 | |
1.結核性胸膜炎 |
(1)病因 | |
2.惡性胸腔積液 |
(1)病因 | |
3.血胸 |
(1)病因 | |
4. |
(1)病因 | |
(十三)氣胸 |
(1)概述 | |
(十四)肋骨骨折 |
(1)概述 | |
(十五)縱隔腫瘤 |
(1)縱隔分區(qū) | |
二、心血管系統(tǒng) |
(一)心力衰竭 |
|
1.概述 |
(1)基本病因及誘因 | |
2.慢性心力衰竭 |
(1)臨床表現(xiàn) | |
3.急性左心衰竭 |
(1)病因 | |
(二)心律失常 |
| |
1.竇性心律失常 |
(1)病因和臨床意義 | |
2.房性及交界性心律失常 |
(1)房性期前收縮的常見病因、心電圖特點及治療 | |
3.室性心律失常 |
(1)室性期前收縮的常見病因、心電圖特點及治療 | |
4.心臟傳導阻滯 |
(1)房室傳導阻滯及室內傳導阻滯的常見病因及心電圖特點 | |
(三)心臟驟停 |
| |
(四)原發(fā)性高血壓 |
(1)概念和分類 | |
(五)繼發(fā)性高血壓 |
(1)臨床表現(xiàn) | |
(六)冠狀動脈性心臟病 |
| |
1.概述 |
(1)主要危險因素 | |
2.穩(wěn)定型心絞痛 |
(1)發(fā)病機制 | |
3.急性冠脈綜合征 |
概念 | |
4.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
(1)臨床表現(xiàn) | |
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臨床表現(xiàn) | |
(七)心臟瓣膜病 |
| |
1.二尖瓣狹窄 |
(1)病因 | |
2.二尖瓣關閉不全 |
(1)病因 | |
3.主動脈瓣狹窄 |
(1)病因 | |
4.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
(1)病因 | |
(八)感染性心內膜炎 |
臨床分型 | |
自體瓣膜 |
(1)常見致病微生物 | |
(九)心肌疾病 |
| |
1.心肌病 |
概念和分類 | |
2.擴張型心肌病 |
(1)臨床表現(xiàn) | |
3.肥厚型心肌病 |
(1)臨床表現(xiàn) | |
4.心肌炎 |
(1)病因和分類 | |
5.病毒性心肌炎 |
(1)臨床表現(xiàn) | |
(十)急性心包炎 |
(1)病因 | |
(十一)休克 |
| |
1.概論 |
(1)發(fā)病機制 | |
2.低血容量休克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 |
3.感染性休克 |
(1) | |
4.心源性休克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2)臨床表現(xiàn) | |
5.過敏性休克 |
(1)臨床表現(xiàn) | |
(十二)周圍血管疾病 |
分類 | |
1.動脈粥樣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 |
(1)危險因素 | |
2.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
(1)病因 | |
3.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 |
(1)下肢靜脈解剖和生理 | |
4.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
(1)病因 | |
三、消化系統(tǒng) |
(一)食管、胃、十二指腸疾病 |
|
1.胃食管反流病 |
(1)發(fā)病機制 | |
2.食管癌 |
(1)病理 | |
3.胃、十二指腸解剖、生理 |
(1)胃的解剖與生理 | |
4.急性胃炎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 |
5.慢性胃炎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 |
6.功能性消化不良 |
(1)臨床表現(xiàn) | |
7.消化性潰瘍 |
(1)概述 | |
8.胃癌 |
(1)病因 | |
(二)肝臟疾病 |
| |
1.肝臟解剖 |
| |
2.肝硬化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 |
3.門靜脈高壓癥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 |
4.肝性腦病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 |
5.脂肪性肝病 |
(1)病因 | |
6.肝膿腫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 |
7.肝癌 |
(1)病因 | |
(三)膽道疾病 |
| |
1.解剖 |
(1)膽囊與肝外膽管的解剖 | |
2.膽囊結石 |
(1)臨床表現(xiàn) | |
3.急性膽囊炎 |
(1)臨床表現(xiàn) | |
4.肝外膽管結石 |
(1)臨床表現(xiàn) | |
5.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
(1)病因 | |
6.膽管癌 |
(1)臨床表現(xiàn) | |
(四)胰腺疾病 |
| |
1.急性胰腺炎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 |
2.胰腺癌與壺腹周圍癌 |
(1)臨床表現(xiàn) | |
(五)腸道疾病 |
| |
1.克羅恩病 |
(1)病理 | |
2.潰瘍性結腸炎 |
(1)病理 | |
3.腸易激綜合征 |
(1)臨床表現(xiàn) | |
4.腸梗阻 |
(1)病因和分類 | |
5.結腸癌 |
(1)病因 | |
6.腸結核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 |
7.結、直腸息肉 |
(1)病理類型 | |
(六)闌尾炎 |
概述 | |
急性闌尾炎 |
(1)闌尾的解剖與生理 | |
|
| |
(七)直腸肛管疾病 |
| |
1.解剖 |
(1)直腸的解剖 | |
2.肛裂 |
| |
3.直腸肛管周圍膿腫 |
(1)診斷 | |
4.肛瘺 |
(1)診斷 | |
5.痔 |
(1)診斷 | |
6.直腸癌 |
(1)臨床表現(xiàn) | |
(八)消化道大出血 |
(1)病因 | |
(九)腹膜炎 |
| |
1.急性化膿性腹膜炎 |
(1)腹膜的解剖與生理 | |
2.腹腔膿腫 |
(1)膈下膿腫的診斷和治療 | |
3.結核性腹膜炎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 |
(十)腹外疝 |
| |
1.腹股溝區(qū)解剖 |
(1)腹股溝管結構 | |
2.腹股溝疝 |
(1)發(fā)病機制及臨床類型 | |
3.股疝 |
(1)診斷 | |
(十一)腹部損傷 |
概論 | |
1.腹部閉合性損傷 |
(1)臨床表現(xiàn) | |
2.常見腹部臟器損傷 |
(1)脾、肝、胰損傷的臨床特點與治療 | |
四、泌尿系統(tǒng)(含男性生殖系統(tǒng)) |
(一)尿液檢查 |
|
1.血尿 |
| |
2.蛋白尿 |
| |
3.管型尿 |
| |
(二)腎小球病 |
| |
1.概述 |
(1)發(fā)病機制 | |
2.急性腎小球腎炎 |
(1)病因 | |
3.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
| |
4.慢性腎小球腎炎 |
(1)臨床表現(xiàn) | |
5.腎病綜合征 |
(1)診斷標準 | |
6.IgA腎病 |
(1)概念 | |
(三)尿路感染 |
| |
1.概述 |
(1)常見致病菌 | |
2.急性腎盂腎炎 |
(1)診斷與鑒別診斷 | |
3.慢性腎盂腎炎 |
(1)診斷 | |
4.急性膀胱炎 |
(1)臨床表現(xiàn) | |
5.無癥狀細菌尿 |
(1)臨床表現(xiàn) | |
| ||
(五)腎結核 |
(1)病理 | |
(六)尿路結石 |
| |
1.概述 |
(1)形成結石的因素 | |
2.上尿路結石 |
(1)臨床表現(xiàn) | |
3.膀胱結石 |
(1)臨床表現(xiàn) | |
(七)泌尿、男性生殖系統(tǒng)腫瘤 |
| |
1.腎腫瘤(腎癌、腎盂癌、腎母細胞癌) |
(1)病理 | |
2.膀胱腫瘤 |
(1)病理 | |
3.前列腺癌 |
(1)病理 | |
4.睪丸腫瘤 |
(1)病理 | |
(八)泌尿系統(tǒng)梗阻 |
| |
1.概論 |
(1)病因 | |
2.腎積水 |
(1)病因 | |
|
3.前列腺增生 |
(1)病因 |
|
4.急性尿潴留 |
(1)病因 |
(九)泌尿系統(tǒng)損傷 |
| |
1.腎損傷 |
(1)病因 | |
2.前尿道損傷 |
(1)病因 | |
3.后尿道損傷 |
(1)病因 | |
| ||
(十一)腎功能不全 |
| |
1.急性腎衰竭 |
| |
2.急性腎小管壞死 |
(1)病因 | |
3.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衰竭) |
(1)概念 |
五、女性生殖系統(tǒng) | (一)女性生殖系統(tǒng)解剖 |
(1)外生殖器解剖 |
(二)女性生殖系統(tǒng)生理 |
(1)女性一生各階段的生理特點 | |
(三)妊娠生理 |
(1)妊娠概念 | |
(四)妊娠診斷 | (1)妊娠分期 (2)早期妊娠的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診斷 (3)晚期妊娠的臨床表現(xiàn)、輔助檢查、診斷 (4)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 | |
(五)孕期監(jiān)護與孕期保健 | (1)國產醫(yī)學的范疇和概念 (2)孕婦監(jiān)護及產前檢查的方法及時間 (3)孕婦管理及高危妊娠的篩查、監(jiān)護 (4)胎兒監(jiān)護 (5)孕期用藥的基本原則及藥物對胎兒的不良影響 | |
(六)正常分娩 | (1)影響分娩的因素 (2)枕先露的分娩機制 (3)先兆臨產及臨產的診斷 (4)分娩的臨床經過及處理 | |
(七)正常產褥 | (1)產褥期母體變化 (2)產褥期臨床表現(xiàn) (3)產褥期處理及保健 (4)母乳喂養(yǎng) | |
(八)病理妊娠 | ||
1.流產 | (1)概念 (2)病因 (3)臨床類型及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 (5)鑒別診斷 (6)處理 | |
2.早產 | (1)概念 (2)病因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與預防 | |
3.過期妊娠 | (1)概念 (2)病因 (3)病理 (4)診斷 (5)對母兒的影響 (6)治療與預防 | |
4.異位妊娠 | (1)病因 (2)病理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處理 | |
5.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 (1)概念與分類 (2)高危因素、病因 (3)病理生理 (4)臨床表現(xiàn) (5)診斷與鑒別診斷 (6)對母兒的影響 (7)治療與預防 HELLP綜合征 | |
6.妊娠劇吐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7.胎盤早剝 | (1)概念 (2)病因 (3)病理 (4)臨床表現(xiàn) (5)診斷與鑒別診斷 (6)并發(fā)癥 (7)對母兒的影響 (8)處理 | |
8.前置胎盤 | (1)概念 (2)病因 (3)分類 (4)臨床表現(xiàn) (5)診斷與鑒別診斷 (6)對母兒的影響 (7)處理 | |
9.雙胎妊娠 |
(1)概念 (2)分類 (3)診斷 (4)并發(fā)癥 (5)處理 | |
10.巨大胎兒 |
(1)概念 (2)診斷 (3)處理 | |
(2)病因 (3)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 (4)鑒別診斷 (5)對母兒影響 (6)處理 | ||
(2)病因 (3)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 (4)對母兒的影響 (5)處理 | ||
11.胎兒生長受限 | (1)概念 (2)病因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 (5)處理 | |
12.死胎 | (1)概念 (2)病因 (3)診斷 (4)處理 | |
13.胎膜早破 | (1)概念 (2)病因 (3)診斷 (4)對母兒的影響 (5)處理 | |
14. 胎兒窘迫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處理 | |
(九)妊娠合并癥 | ||
1.妊娠合并心臟病 | (2)種類和對妊娠的影響 (3)對胎兒影響 (2)診斷 (3)常見并發(fā)癥 (4)處理 | |
2.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
(1)妊娠期肝臟的生理變化 (3)病毒性肝炎對妊娠的影響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處理與預防 | |
3.妊娠合并糖尿病 |
(1)類型 (2)妊娠期糖代謝的特點 (4)診斷 (5)處理 | |
(十)遺傳咨詢、產前篩查、產前診斷 |
(1)遺傳咨詢的目的、對象、程序 (2)產前篩查常用方法 (3)產前診斷適應證、方法 | |
(十一)異常分娩 | ||
1.產力異常 | (1)分類 (2)子宮收縮乏力的原因、臨床表現(xiàn)和診斷 (3)子宮收縮乏力對母兒的影響 (4)子宮收縮乏力的預防與處理 (5)子宮收縮過強的分類、診斷、處理 | |
2.產道異常 | (1)骨產道異常分類、診斷、對母兒的影響及處理 (2)軟產道異常分類 | |
3.胎位異常 |
(1)臨床分類 | |
(十二)分娩期并發(fā)癥 | ||
1.子宮破裂 |
(1)病因 (2)分類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處理與預防 | |
2.產后出血 |
(1)概念 (2)病因 (3)診斷 (4)處理與預防 | |
3.羊水栓塞 |
(1)概念 (2)相關因素 (3)病因及病理生理 (4)臨床表現(xiàn) (5)診斷 (6)處理與預防 | |
4.臍帶先露與臍帶脫垂 |
(1)病因 (2)診斷 (3)對母兒的影響 (4)處理與預防 | |
(十三)異常產褥 | ||
1.產褥感染 |
(1)產褥感染與產褥病率的概念 (2)病因 (3)病理 (4)臨床表現(xiàn) (5)診斷及鑒別診斷 (6)處理 | |
2.晚期產后出血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處理 | |
(2)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 (3)鑒別診斷 (4)處理 | ||
(十四)女性生殖系統(tǒng)炎癥 | ||
1.生殖道防御機制 | ||
2.細菌性陰道病 |
(1)診斷與鑒別診斷 (2)處理 | |
3.外陰陰道念珠菌病 | (1)病因 (2)傳播途徑 (3)臨床表現(xiàn)及分類 (4)診斷 (5)處理 | |
4.滴蟲陰道炎 |
(1)病因 (2)傳播途徑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 (5)處理 | |
5.萎縮性陰道炎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處理 | |
6.子宮頸炎 |
(1)病因 (2)病理 (3)診斷 (4)處理 | |
7.盆腔炎 |
(1)發(fā)病誘因 (2)病理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 (5)處理 | |
(2)外陰鱗狀上皮增生 | ||
(十五)女性生殖器官腫瘤 | ||
(2)診斷 (3)臨床分期 (4)處理 | ||
1.子宮頸癌 |
(1)病因 (2)組織發(fā)生及病理 (3)轉移途徑 (4)臨床分期 (5)臨床表現(xiàn) (6)診斷與鑒別診斷 (7)治療與預防 (8)預后及隨訪 | |
2.子宮肌瘤 |
(1)分類 (2)病理 (3)變性 (4)臨床表現(xiàn) (5)診斷與鑒別診斷 (6)處理 (7)子宮肌瘤合并妊娠 | |
3.子宮內膜癌 |
(1)病因 (2)病理 (3)轉移途徑 (4)分期 (5)臨床表現(xiàn) (6)診斷與鑒別診斷 (7)治療 | |
4.卵巢腫瘤 |
(1)組織學分類及分級 (2)卵巢惡性腫瘤轉移途徑 (3)卵巢惡性腫瘤臨床分期 (4)臨床表現(xiàn) (5)診斷與鑒別診斷 (7)治療 (8)隨訪與監(jiān)測 | |
(十六)妊娠滋養(yǎng)細胞疾病 | 概念及分類 | |
1.葡萄胎 |
(1)發(fā)病相關因素 (2)病理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及隨訪 | |
2.妊娠滋養(yǎng)細胞腫瘤 |
(1)病理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及隨訪 | |
(十七)生殖內分泌疾病 | ||
1.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
(1)病因及病理生理 (2)病理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2.閉經 |
(1)病因與分類 (2)診斷及診斷步驟 (3)處理 | |
3.多囊卵巢綜合征 | (1)病理生理與內分泌特征 (2)病理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4.絕經綜合征 |
(1)概念 (2)內分泌變化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 (5)治療 | |
(十八)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病 | ||
1.子宮內膜異位癥 |
(1)概念與病因 (2)病理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處理 | |
2.子宮腺肌病 |
(1)概念與病因 (2)病理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 (5)治療 | |
(十九)女性生殖器損傷性疾病 | ||
子宮脫垂 |
(1)概念與病因 (2)臨床分度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 (5)處理及預防 | |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預防和治療 | ||
(二十)不孕癥與輔助生殖技術 |
(1)不孕癥的概念和分類 (2)不孕癥病因 (3)不孕癥檢查與診斷 (4)不孕癥治療 (5)輔助生殖技術概念、方法 | |
(二十一)計劃生育 | 概述 | |
1.宮內節(jié)育器避孕 |
(1)種類 (2)避孕機制 (3)放置與取出 (4)不良反應 (5)并發(fā)癥 | |
2.甾體激素藥物避孕 |
(1)避孕機制 (2)適應證與禁忌證 (3)常用類型及用法 (4)藥物不良反應及處理 | |
3.屏障避孕 |
(1)男用避孕套 (2)女用避孕套 | |
4.其他避孕方法 |
(1)緊急避孕 (2)自然避孕 (3)其他避孕 | |
5.輸卵管絕育術 |
(1)適應證 (2)禁忌證 (3)并發(fā)癥 | |
6.人工流產 |
(1)概念 (2)藥物流產 (3)手術流產 | |
7.計劃生育方法的知情選擇 | ||
7.避孕方法的知情選擇 |
(1)新婚期 (2)哺乳期 (3)生育后期 (4)絕經過渡期 | |
(二十二)婦女保健 |
各期保健內容 | |
六、血液系統(tǒng) |
(一)貧血 | |
1.貧血概述 |
(1)概念 (2)分類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 (5)治療原則 | |
2.缺鐵性貧血 |
(2)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3)臨床表現(xiàn) (4)實驗室檢查 (5)診斷與鑒別診斷 (6)治療 | |
3.巨幼細胞貧血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2)臨床表現(xiàn) (3)實驗室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4.再生障礙性貧血 |
(2)臨床表現(xiàn) (3)實驗室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5.溶血性貧血 |
(1)發(fā)病機制 (2)臨床表現(xiàn) (3)實驗室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二)白血病 | 概述 | |
1.急性白血病 |
(1)分類 (2)臨床表現(xiàn) (4)染色體及分子生物學在分型中的意義 (5)診斷與鑒別診斷 (6)治療 | |
2.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
(1)臨床表現(xiàn)和分期 (2)實驗室檢查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 (1)概念 (2)FAB分型和WH0分型及臨床表現(xiàn) (3)實驗室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四)淋巴瘤 |
(1)病理分型 (2)臨床表現(xiàn)和分期 (3)輔助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五)多發(fā)性骨髓瘤 | (1)分類 (2)臨床表現(xiàn) (3)輔助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六)白細胞減少和粒細胞缺乏癥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治療 | |
(2)病因 | ||
(2)病因 | ||
(2)病因 | ||
(2)病因 | ||
(2)分類和病因 | ||
(2)病因 | ||
(七)出血性疾病 | ||
1.概述 | (1)正常止血、凝血、抗凝和纖維蛋白溶解機制 (2)發(fā)病機制分類 (3)實驗室檢查 (4)診斷 (5)治療原則 | |
2.過敏性紫癜 | (1)常見原因 (2)發(fā)病機制 (3)臨床表現(xiàn) (4)實驗室檢查 (5)診斷與鑒別診斷 (6)治療 | |
3.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2)臨床表現(xiàn) (3)實驗室檢查 (5)治療 | |
4.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2)臨床表現(xiàn) (3)實驗室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八)輸血 | ||
(2)全球血液安全戰(zhàn)略 | ||
1.合理輸血 |
(1)輸注血液成分的優(yōu)點 (2)常用血液成分特性 (3)合理輸血的原則 (4)輸血適應證 (5)血液保護 | |
2.安全輸血 |
(1)輸血基本程序 (2)輸血不良反應 | |
七、內分泌系統(tǒng) |
(一)內分泌及代謝疾病概述 | |
1.內分泌系統(tǒng)概述 | (1)概念 (2)內分泌系統(tǒng)、器官和組織 (3)內分泌器官的生理功能 | |
2.內分泌及代謝疾病 | (1)內分泌及代謝疾病常見臨床表現(xiàn) (2)內分泌疾病的功能狀態(tài) (3)內分泌疾病病因診斷、功能診斷和定位診斷 (4)內分泌及代謝疾病的治療 | |
(二)下丘腦-垂體病 | 垂體的解剖和生理 | |
1.垂體腺瘤 | (1)分類 (3)生長激素分泌瘤 | |
2.泌乳素瘤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3.生長激素分泌瘤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4.腺垂體功能減退癥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治療 | |
5.中樞性尿崩癥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治療 | |
(三)甲狀腺疾病 | ||
1.甲狀腺的解剖和生理 | (1)甲狀腺解剖 (2)甲狀腺生理 | |
2.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
(1)病因 | |
(2)手術治療適應證 (3)手術前準備和術后處理 (4)術后并發(fā)癥原因、表現(xiàn)及處理 | ||
3.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2)診斷及治療 | ||
4.亞急性甲狀腺炎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與鑒別診斷 (3)治療 | |
5.單純性甲狀腺腫 | (1)病因 (2)病理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6.甲狀腺癌 | (1)病理類型及臨床-病理聯(lián)系 (2)臨床表現(xiàn) (3)治療 | |
(四)甲狀旁腺疾病 | 甲狀旁腺的解剖和生理 | |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治療 | |
(五)腎上腺疾病 | ||
1.庫欣綜合征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治療 | |
2.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治療 | |
3.原發(fā)性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治療 (5)腎上腺危象的治療 | |
4.嗜鉻細胞瘤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六)糖尿病與低血糖癥 | 胰島的解剖和生理 | |
1.糖尿病 | (1)定義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和分型 (4)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 (5)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 (6)綜合防治原則 (7)降血糖藥物治療 (8)胰島素治療和胰島素類似物 (9)糖尿病篩查及預防 | |
2.低血糖癥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七)痛風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與鑒別診斷 (3)治療 | |
(八)水、電解質代謝和酸堿平衡失調 | 防治原則 | |
1.水和鈉的代謝紊亂 | (1)病因和分類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治療 | |
2.低鉀血癥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治療 | |
3.高鉀血癥 | (1)病因 (2)診斷 (3)治療 | |
4.代謝性酸中毒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治療 | |
5.代謝性堿中毒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治療 | |
八、精神神經系統(tǒng) |
(一)神經病學概論 | |
1.運動系統(tǒng) |
(1)上運動神經元癱瘓解剖生理、臨床表現(xiàn)、定位診斷 (2)下運動神經元癱瘓解剖生理、臨床表現(xiàn)、定位診斷 (3)錐體外系損害的臨床表現(xiàn) (4)小腦損害的臨床表現(xiàn) | |
2.感覺系統(tǒng) |
(1)淺感覺解剖生理、臨床表現(xiàn)、定位診斷 (2)深感覺解剖生理、臨床表現(xiàn)、定位診斷 | |
3.腦神經 |
第Ⅱ、Ⅲ、Ⅴ、Ⅵ、Ⅶ、Ⅸ、X、Ⅻ對腦神經的解剖生理和臨床表現(xiàn) | |
(二)周圍神經病 | ||
1.面神經炎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2.三叉神經痛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3.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fā)性神經痛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三)脊髓病變 | ||
1.脊髓壓迫癥 |
(1)常見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2.急性脊髓炎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四)顱腦損傷 | ||
1.頭皮損傷 | (1)解剖 (2)分類 (3)診斷 (4)治療 | |
2.顱骨骨折 |
(1)分類 (2)診斷 (3)治療 | |
3.腦震蕩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4.腦挫裂傷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5.腦干損傷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6.顱內血腫 |
(1)形成機制 (2)臨床表現(xiàn) (3)影像學檢查 (4)診斷 (5)手術適應證 | |
(五)腦血管疾病 | ||
1.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剮診斷 (4)治療 | |
八、精神神經系 統(tǒng) |
2.腦血栓形成 |
(1)常見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急性期治療與預防 |
3.腦栓塞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治療 | |
4.腦出血 |
(1)常見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急性期治療 (5)手術適應證 | |
5.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六)顱內腫瘤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與鑒剮診斷 (3)治療 | |
(七)顱內壓增高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治療 | |
(八)腦疝 |
(1)分類 (2)常見病因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與鑒剮診斷 (5)處理原則 | |
1.小腦幕切跡疝 |
(1)解剖 (2)臨床表現(xiàn) | |
2.枕骨大孔疝 |
(1)解剖 (2)臨床表現(xiàn) | |
(九)帕金森病 | (1)發(fā)病機制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十)偏頭痛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與鑒別診斷 (3)治療 | |
(十一)緊張型頭痛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與鑒別診斷 (3)治療 | |
(十二)癲癇 |
(1)概念 (2)病因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十三)神經-肌接頭與 肌肉疾病 |
||
1.重癥肌無力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醫(yī)學教|育 網(wǎng)搜集整理 (4)治療 | |
2.周期性麻痹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與鑒別診斷 (3)治療 | |
(十四)精神障礙 | ||
1.概述 |
(1)精神障礙和精神病的概念 (2)精神障礙的病因學 (3)精神障礙的分類 (4)精神障礙的診斷原則 | |
2.癥狀學 | (1)認知障礙 (2)情感障礙 (3)意志行為障礙 (4)智能障礙 (5)自知力 | |
(2)精神檢查的原則和內容 (3)精神科診斷的基本步驟 (4)CCMD-3、ICD-10關于精神障礙的分類 | ||
八、精神神經系 統(tǒng) |
(十五)腦器質性疾病 所致精神障礙 |
(1)概述 (3)腦血管疾病的常見精神癥狀 |
(十六)軀體疾病所致 精神障礙 |
(1)概念 (2)臨床表現(xiàn) (3)治療原則 (5)甲亢和甲減常見的精神癥狀 | |
(十七)精神活性物質 所致精神障礙 |
概述 | |
1. 藥物依賴 |
(1)分類 (2)臨床表現(xiàn) (3)治療原則 | |
2.酒精所致精神障礙 | (1)臨床表現(xiàn) (2)治療原則 | |
(十八)精神分裂癥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 |
(十九)心境障礙(情 感性精神障礙) |
概述 | |
1.抑郁癥 |
(2)診斷與鑒別診斷 (3)治療 | |
2.雙相障礙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與鑒別診斷 (3)治療 | |
八、精神神經系 統(tǒng) |
3.惡劣心境 |
(4)鑒別診斷 |
(二十)神經癥性及分離(轉換)性障礙 | ||
1.概念 | (1)臨床特點 (2)分類 (3)治療原則 | |
2.恐懼癥 | (1)診斷 (2)治療 | |
3.驚恐障礙 | (1)診斷 (2)治療 | |
4.廣泛性焦慮癥 | (1)診斷 (2)治療 | |
5.強迫障礙 | (1)診斷 (2)治療 | |
6.分離(轉換)性障礙 | (1)診斷 (2)治療 | |
(二十一)應激相關障礙 | 概述 | |
1.急性應激障礙 | (1)診斷 (2)治療 | |
2.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 | (1)診斷 (2)治療 | |
3.適應障礙 | (1)診斷 (2)治療 | |
(二十二)心理生理障礙 | 概述 | |
1.進食障礙 |
(1)概述 (2)診斷 (3)治療 | |
2.睡眠障礙 | 概述 療 (2)夜驚和夢魘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及治療 | |
3.失眠癥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與鑒別診斷 (3)治療 | |
九、運動系統(tǒng) |
(一)骨折概論 |
(1)成因與分類 |
(二)上肢骨折 | ||
1.鎖骨骨折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2.肱骨外科頸骨折 | (1)解剖 (2)分型 (3)治療 | |
3.肱骨干骨折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并發(fā)癥 (4)治療 | |
4.肱骨髁上骨折 | (2)分型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 (5)治療 | |
5.前臂雙骨折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6.橈骨下端骨折 | (1)分型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治療 | |
(三)下肢骨折 | ||
1.股骨頸骨折 | (1)解剖 (2)分類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 (5)治療 | |
2.股骨轉子間骨折 | (1)分型 (2)臨床表現(xiàn) (3)治療 | |
3.股骨干骨折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4.脛骨平臺骨折 | (1)分型 (2)治療 | |
5.脛腓骨骨折 | (1)解剖 (2)并發(fā)癥 (3)治療 | |
(四)脊柱和骨盆骨折 | ||
1.脊柱骨折 | (2)影像學檢查 (3)診斷 (4)治療 | |
2.脊髓損傷 | (1)分類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并發(fā)癥 (5)治療 | |
3.骨盆骨折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并發(fā)癥 | |
(五)關節(jié)脫位與損傷 | ||
1.肩關節(jié)脫位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2.橈骨頭半脫位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3.髖關節(jié)脫位 |
(1)分類 (2)后脫位的臨床表現(xiàn) (2)后脫位的診斷 (3)后脫位的治療 | |
4.膝關節(jié)韌帶損傷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 |
(六)手外傷及斷肢指)再植 | ||
1.手外傷 |
| |
2.斷肢(指)再植 |
||
(七)周圍神經損傷 | ||
1.上肢神經損傷 |
(1)正中神經損傷臨床表現(xiàn) (2)尺神經損傷臨床表現(xiàn) (3)橈神經損傷臨床表現(xiàn) | |
2.下肢神經損傷 |
(1)坐骨神經損傷臨床表現(xiàn) | |
(八)運動系統(tǒng)慢性疾病 | ||
1.粘連性肩關節(jié)囊炎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與鑒別診斷 (3)治療 | |
2.肱骨外上髁炎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3.狹窄性腱鞘炎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4.股骨頭壞死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影像學檢查 (4)診斷 (5)治療 | |
(2)治療 | ||
5.頸椎病 |
(1)分型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6.腰椎間盤突出癥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與鑒別診斷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 整理 (3)治療 | |
(九)非化膿性關節(jié)炎 | ||
骨關節(jié)炎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2)診斷與鑒別診斷 (3)治療 | ||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標準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2)診斷與鑒別診斷 (3)預防和治療 | ||
(十)骨與關節(jié)感染 | ||
1.化膿性骨髓炎 |
(1)病因(常見致病菌) (2)感染途徑 | |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與鑒別診斷 (3)治療 | |
3.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4.化膿性關節(jié)炎 | (1)病因現(xiàn)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治療 | |
5.骨與關節(jié)結核 | 概論 | |
6.脊柱結核 | (1)臨床表現(xiàn) (2)影像學檢查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7.髖關節(jié)結核 | (1)臨床表現(xiàn) (2)影像學檢查 (3)治療 | |
(十一)骨腫瘤 | ||
1.良、惡性骨腫瘤 | 臨床特點 | |
2.骨軟骨瘤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3.骨囊腫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4.骨巨細胞瘤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5.骨肉瘤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6.轉移性骨腫瘤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十、兒科 | (一)緒論 | 年齡分期和各期特點 |
(二)生長發(fā)育 | (1)小兒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 (2)體格生長常用指標 (3)骨骼發(fā)育和牙齒發(fā)育 (4)運動和語言發(fā)育 | |
(三)兒童保健 | (1)計劃免疫種類 (2)預防接種實施程序 | |
(四)營養(yǎng)和營養(yǎng)障礙 疾病 |
||
1.兒童營養(yǎng)基礎 |
(1)能量代謝 (2)營養(yǎng)素(宏量與微量營養(yǎng)素)的需要 (3)水的需要 | |
2.嬰兒喂養(yǎng) |
(1)母乳喂養(yǎng) (2)人工喂養(yǎng) (3)過渡期食物(輔食)添加 | |
3.維生素D缺乏性佝 僂病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和預防 | |
4.維生素D缺乏性手 足搐搦癥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5.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并發(fā)癥 (5)治療 | |
6.單純性肥胖癥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與預防 | |
(五)新生兒與新生兒 疾病 |
||
1.概述 | 新生兒的分類方法 | |
2.新生兒特點及護理 |
(1)正常足月兒和早產兒的特點(外觀特點和生理特點) (2)新生兒護理 | |
3.新生兒窒息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4.新生兒缺氧缺血性 腦病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5.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新生兒肺透明膜。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2)臨床表現(xiàn) (3)輔助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與預防 | |
6.新生兒黃疸 |
(1)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 (2)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鑒別 (3)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病因分類與疾病舉例 | |
7.新生兒溶血病 |
(1)發(fā)病機制 (2)臨床表現(xiàn) (3)實驗室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與預防 | |
8.新生兒敗血癥 |
(1)病因 (3)輔助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9.新生兒寒冷損傷綜 合征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治療 | |
(六)遺傳性疾病 | ||
1.21-三體綜合征 |
(1)臨床表現(xiàn) (2)細胞遺傳學檢查 (3)診斷與鑒別診斷 | |
2.苯丙酮尿癥 |
(1)發(fā)病機制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七)風濕免疫性疾病 | ||
1.小兒免疫系統(tǒng)特點 |
(1)免疫器官的發(fā)育特點 (2)特異性細胞免疫特點 (3)特異性體液免疫特點 (4)非特異性免疫特點 | |
2.風濕熱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輔助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與預防 (6)預后 | |
3.川崎病 |
(1)臨床表現(xiàn) (2)輔助檢查 (3)診斷與鑒別診 (4)治療 (5)預后與隨訪 | |
(八)感染性疾病 | ||
1.常見發(fā)疹性疾病 (麻疹、風疹、幼 兒急疹、水痘、手足口病、猩 紅熱) |
(1) (2)各種皮疹特點和出疹規(guī)律 (3)常見并發(fā)癥 (4)治療與預防 | |
2.中毒型細菌性痢疾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與分型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九)結核病 | ||
1.概述 | (1)病因 (2)結核菌素試驗臨床意義 (3)治療與預防 | |
2.原發(fā)型肺結核 |
(1)病理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3.結核性腦膜炎 |
(1)病理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十)消化系統(tǒng)疾病 | ||
1.解剖生理特點 |
(1)解剖特點 (2)生理特點 | |
2.先天性肥厚性幽門 狹窄 |
(1)臨床表現(xiàn) (2)輔助檢查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3.先天性巨結腸 |
(1)臨床表現(xiàn) (2)輔助檢查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 | |
4.小兒腹瀉病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與預防 (5)液體療法(小兒體液特點及其平衡失調、 常用溶液配制、液體療法基本實施方法) | |
(十一)呼吸系統(tǒng)疾病 | ||
1.解剖生理特點 |
(1)解剖特點 (2)生理特點 | |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4)并發(fā)癥 (5)治療 | |
3.支氣管哮喘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與鑒別診斷 (3)治療與預防 | |
4.肺炎 |
(1)肺炎分類 (2)臨床表現(xiàn)、并發(fā)癥、治療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并發(fā)癥 (5)治療 (6)幾種不同病原體所致肺炎的特點 | |
(十二)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 | ||
1.心血管系統(tǒng)生理特 點 |
(1)胎兒、新生兒循環(huán)轉換 (2)小兒 | |
2.先天性心臟病概述 |
(1)分類 (2)幾種常見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與鑒別 診斷 (3)先天性心臟病的檢查方法 | |
3.房間隔缺損 |
(1)病理生理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并發(fā)癥 (5)治療 | |
4.室間隔缺損 |
(1)病理生理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并發(fā)癥 (5)治療 | |
5.動脈導管未閉 |
(1)病理生理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并發(fā)癥 (5)治療 | |
6.法洛四聯(lián)癥 |
(1)病理生理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并發(fā)癥 (5)治療 | |
(十三)泌尿系統(tǒng)疾病 | ||
1.泌尿系統(tǒng)解剖生理 特點 |
(1)解剖特點 (2)生理特點 (3)小兒排尿及尿液特點 | |
2.急性腎小球腎炎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與分型 (3)輔助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3.腎病綜合征 |
(1)分類方法 分型) (3)輔助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并發(fā)癥 (6)治療 | |
(十四)血液系統(tǒng)疾病 | ||
1.小兒造血及血象特點 |
(1)造血特點 (2)血象特點 | |
2.小兒貧血概述 |
(1)貧血概念 (2)貧血分類(包括分度、病因分類、形態(tài)分 類) (3)治療原則 | |
3.缺鐵性貧血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輔助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和預防 | |
4.營養(yǎng)性巨幼細胞性 貧血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輔助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和預防 | |
(十五)神經系統(tǒng)疾病 | ||
1.小兒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 特點 |
(1)腦的發(fā)育 (2)脊髓的發(fā)育 (3)神經反射 | |
2.熱性驚厥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與鑒別診斷 (3)治療與預防 | |
3.化膿性腦膜炎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輔助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并發(fā)癥與后遺癥 (6)治療 | |
(十六)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 | ||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輔助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十一、傳染病、性傳播疾病 | (一)傳染病總論 | (1)感染過程 (2)感染過程中病原體作用 (3)感染過程中免疫應答作用 (4)流行的基本條件 (5)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 (6)基本特征 (7)診斷的主要方法 (8)治療與主要預防方法 |
(二)常見傳染病 | ||
1.病毒性肝炎 | (1)病原學 (2)流行病學 (3)臨床分型及表現(xiàn) (4)診斷 (5)慢性肝炎和重型肝炎的治療 (6)預防 | |
2.腎綜合征出血熱(流行性出血熱) | (1)病原學 (2)流行病學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 (5)各期治療要點與主要預防措施 | |
3.流行性乙型腦炎 | (1)病原學 (2)流行病學 (3)臨床表現(xiàn) (5)治療原則與預防 | |
4.鉤端螺旋體病 | (1)病原學 (2)流行病學 (3)臨床表現(xiàn) (5)診斷及確診依據(jù) (6)病原治療及赫氏反應的診斷和處理 (7)預防 | |
5.傷寒 | (1)病原學 (2)病理 (3)流行病學 (4)臨床表現(xiàn) (5)診斷及確診依據(jù) (6)病原治療 | |
6.細菌性痢疾 | (1)病原學 (2)流行病學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及確診依據(jù) (5)病原治療 | |
7.霍亂 | (1)病原學 (3)病理生理 (4)臨床表現(xiàn) (5)診斷及確診依據(jù) (6)補液療法及病原治療 | |
8.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 (1)病原學及分型 (2)流行病學 (3)臨床分型及表現(xiàn) (4)診斷依據(jù) (5)病原治療及暴發(fā)型流腦的治療 (6)預防 | |
9.瘧疾 | (1)病原學種類 (3)典型間日瘧的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及確診依據(jù) (5)治療與預防 (6)保護易感人群的措施 | |
10.日本血吸蟲病 | (1)病原學 (2)流行病學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及確診依據(jù) (5)病原治療與預防 | |
11.囊尾蚴病 | (1)病原學 (2)流行病學 (3)臨床表現(xiàn) (4)確診依據(jù) (5)治療與預防 | |
12.艾滋病 | (1)病原學 (2)流行病學 (4)診斷 (5)抗病毒治療與預防 | |
(三)性傳播疾病 | ||
1.淋病 | (1)病原體及其特點 (2)傳播途徑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 (6)預防措施 | |
2.梅毒 | (1)病原體及其特點 (2)傳播途徑 (3)分期 (4)臨床表現(xiàn) (5)實驗室診斷依據(jù) (6)治療與預防措施 | |
3.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 | (1)病原體及其特點 (2)傳播途徑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 (5)治療與預防措施 | |
4.生殖道病毒感染 | (1)生殖器皰疹的傳播途徑、臨床表現(xiàn)、診斷依據(jù)、治療 (2)生殖道巨細胞病毒感染對胎兒、新生兒的危害及診斷依據(jù) | |
5.尖銳濕疣 | (1)病因 (2)傳播途徑 (3)臨床表現(xiàn) (4)診斷 (5)治療與預防 | |
十二、其他 |
(2)手術洗手方法和原則 (3)不同手術區(qū)消毒范圍和原則 (4)手術中的無菌原則 | |
(一)圍手術期處理 | ||
1.術前準備 |
(1)手術限時分類 (2)一般準備 (3)特殊準備 | |
2.術后處理 |
| |
3.術后主要并發(fā)癥 |
(1)臨床表現(xiàn) (2)預防與處理 | |
(二)營養(yǎng) | ||
1.概述 | (1)人體的基本營養(yǎng)代謝 (2)創(chuàng)傷與感染的代謝變化與營養(yǎng)需求 (3)營養(yǎng)狀態(tài)的評價 | |
2.腸外營養(yǎng) | (1)概念 (2)制劑 (3)全營養(yǎng)混合液 (4)輸入途徑 (5)適應證 (6)并發(fā)癥 (7)監(jiān)測 | |
3.腸內營養(yǎng) | (1)概念 (2)制劑 (3)適應證 (4)并發(fā)癥 | |
(三)感染 | ||
1.概論 | (1)分類 (2)病因 (3)病理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與預防 | |
2.軟組織急性化膿性感染 | (1)癤的病因、臨床特點和治療 (2)癰的病因、臨床特點和治療 (3)急性蜂窩織炎的病因、臨床特點和治療 (4)丹毒的病因、臨床特點和治療 (5)甲溝炎的病因、臨床特點和治療 (6)膿性指頭炎的病因、臨床特點和治療 | |
3.全身化膿性感染 | (1)診斷 (2)治療 | |
4.有芽胞厭氧菌感染 | (1)破傷風梭狀芽胞桿菌感染的診斷與治療 (2)氣性壞疽的診斷與治療 | |
5.抗菌藥合理應用原則 | ||
(四)創(chuàng)傷和火器傷 | ||
1.概論 | (1)分類 (2)創(chuàng)傷的診斷、創(chuàng)口的判斷 (3)清創(chuàng)術 (4)急救及治療 (5)影響傷口愈合的因素 | |
2.火器傷 | 火器傷的特點及治療 | |
(五)燒傷 | ||
1.熱燒傷 | (1)面積計算與深度判定 (2)現(xiàn)場急救與治療 (3)初期處理與補液方法 | |
2.電燒傷 | (1)特點 (2)急救 | |
(2)分類和病因 (3)良惡性腫瘤的臨床與病理特點 | ||
(2)分期與轉移方式 (3)治療和預防 | ||
(六)乳房疾病 | ||
1.乳房解剖、生理 | ||
2.急性乳腺炎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治療及切開引流的注意事項 | |
3.乳腺囊性增生病 | (1)概述 (2)臨床特點 (3)診斷 (4)治療 | |
4.乳腺纖維腺瘤 | (1)臨床表現(xiàn) (2)診斷 (3)治療 | |
5.乳腺癌 |
(1)高危因素 (2)常見組織學類型及轉移途徑 (3)臨床表現(xiàn)和臨床分期 (4)診斷 (5)手術治療方式、適應證 (6)綜合治療和預防 | |
(2)分類 (3)病理特點 (4)輔助檢查 (5)診斷 (6)治療 | ||
(2)臨床表現(xiàn) (3)免疫學檢查 (4)診斷(標準)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七)中毒 | ||
1.總論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與鑒別診斷 (4)治療和預防 | |
2.急性農藥中毒(有機磷殺蟲藥、滅鼠藥) | (1)中毒機制 (2)臨床表現(xiàn)和分級 (3)輔助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 | |
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 (1)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2)臨床表現(xiàn) (3)輔助檢查 (4)診斷與鑒別診斷 (5)治療、防治并發(fā)癥和后發(fā)癥 (6)預防 | |
4.鎮(zhèn)靜催眠藥中毒 |
(1)中毒機制 (2)臨床表現(xiàn) (3)治療原則 | |
(八)中暑 | (1)病因 (2)臨床表現(xiàn) (3)診斷 (4)處理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