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5年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考試精選復習筆記30套
陰陽虛損證
咳逆喘息,少氣,咯痰色白有沫,或夾血絲,血色暗淡,潮熱,自汗,盜汗,聲嘶或失音,面浮肢腫,心慌,唇紫,肢冷,形寒,或見五更泄瀉,口舌生糜,大肉盡脫,男子遺精陽痿,女子經閉,苔黃而剝,舌質光淡隱紫,少津,脈微細而數(shù),或虛大無力。
證機概要:陰傷及陽,精氣虛竭,肺、脾、腎三臟俱損。
治法:滋陰補陽。
代表方:補天大造丸加減。本方功在溫養(yǎng)精氣,培補陰陽,用于肺癆五臟俱傷,真氣虧損之證。
常用藥:人參、黃芪、白術、山藥補益肺脾之氣;麥冬、生地、五味子滋養(yǎng)肺腎之陰;阿膠、當歸、枸杞、山萸肉、龜板培補陰精;鹿角膠、紫河車助真陽而填精髓。
若腎虛氣逆喘息者,配冬蟲夏草、訶子、鐘乳石攝納腎氣;心慌者加紫石英、丹參、遠志鎮(zhèn)心安神;見五更泄瀉,配偎肉蔻、補骨脂補火暖土,并去地黃、阿膠等滋膩礙脾藥物。
總體而言,肺癆初期表現(xiàn)為肺陰虧損證,陰虛程度較輕,無明顯火旺現(xiàn)象,病損主要在肺;而虛火灼肺證多見于肺癆中期,病程較長,陰虛程度較重,并有火象,病損由肺及腎;氣陰耗傷證多見于肺癆中后期,病程較久,陰傷氣耗,肺脾同病;陰陽虛損證則為肺脾同病、氣陰耗損的進一步發(fā)展,因下?lián)p及腎,陰傷及陽,肺、脾、腎三臟交虧,病屬晚期,病情重篤,預后多兇。
風寒襲肺證
咳嗽聲重,氣急,咽癢,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頭痛,肢體酸楚,或見惡寒發(fā)熱,無汗等表證,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證機概要:風寒襲肺,肺氣失宣。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三拗湯合止嗽散加減。兩方均能宣肺止咳化痰,但前方以宣肺散寒為主,用于風寒閉肺;后方以疏風潤肺為主,用于咳嗽遷延不愈或愈而復發(fā)者。
常用藥:麻黃宣肺散寒;杏仁、桔梗、前胡、甘草、橘皮、金沸草等宣肺利氣,化痰止咳。
胸悶、氣急等肺氣閉實之象不著,而外有表證者,可去麻黃之辛散,加荊芥、蘇葉、生姜以疏風解表;若夾痰濕,咳而痰鼓,胸悶,苔膩,加半夏、川樸、茯苓以燥濕化痰;咳嗽遷延不已,加紫菀、百部溫潤降逆,避免過于溫燥辛散傷肺;表寒未解,里有郁熱,熱為寒遏,咳嗽音啞,氣急似喘,痰黏稠,口渴,心煩,或有身熱,加生石膏、桑皮、黃芩以解表清里。
關注"566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成績查詢、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zhí)業(yè)醫(yī)師題庫【手機題庫】 | 搜索微信公眾賬號"566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考友分享:備考2015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需要注意這5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