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科:
1.慢性支氣管、肺疾病是引起肺心病的主要原因,以COPD 最多見。發(fā)病機制:缺氧→肺動脈高壓(先決條件)→右心衰。
2.動脈血氧分壓(Pa02)<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壓(PaC02)>50mmHg,即可診斷呼吸衰竭。①Ⅰ型呼吸衰竭:即僅有缺氧,不伴有二氧化碳留或伴二氧化碳降低。②Ⅱ型呼吸竭: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
3.心力衰竭誘因:①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最重要的誘因;②心律失常:心房顫動是誘發(fā)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
4.壓力負荷( 后負荷) 過重:見于高血壓、主動脈瓣狹窄、肺動脈高壓、肺動脈瓣狹窄等左右心室收縮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
5.容量負荷( 前負荷)過重:見于心臟瓣膜關(guān)閉不全等引起的血液反流;先天性心臟病如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引起的血液分流。此外,伴有全身循環(huán)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圍生期心肌病等。
6.心臟傳導系統(tǒng)是由竇房結(jié)、結(jié)間束、房室結(jié)、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纖維進行傳導。竇房結(jié)是心臟正常心律的起搏點。
7.心臟瓣膜病是由于A 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其致病機制與繼發(fā)于鏈球菌感染后異常免疫反應有關(guān)。二尖瓣受累最為常見,其次是主動脈瓣。二尖瓣狹窄最常見的致病原因是風濕熱。超聲心動圖(明確診斷的可靠方法)。
8.心絞痛特征性表現(xiàn):ST段壓低(>0.lmV),T波低平或倒置。
9.心肌梗死:肌紅蛋白,有助于早期診斷;肌鈣蛋白,特異性最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適于早期(<4h)的診斷。
10.自身免疫性胃炎內(nèi)因子遭到破壞,可使維生素B12 吸收不良導致惡性貧血。
11.十二指腸潰瘍多發(fā)生在球部;胃潰瘍多在胃角或胃竇、胃小彎。
12.消化性潰瘍:胃鏡可以確診。X線鋇餐龕影是診斷潰瘍的重要依據(jù)。如出現(xiàn)胃腸道穿孔,主要是膈下游離氣體和腹腔內(nèi)游離氣體所致。
13.肝硬化病因:病毒性肝炎在我國最常見,以乙肝最多見。國外以酒精中毒居多。B 超下肝穿刺活檢,見假小葉,為診斷的金標準。
14.B超檢查是目前肝癌篩查的首選檢查方法。AFP 結(jié)合B 超檢查是早期診斷肝癌的主要方法。肝穿刺活檢為確診方法。
15.肝性腦病病因:肝硬化(最常見);誘因:感染(最常見)、上消化道出血、放腹水、高蛋白飲食、大量排鉀利尿。
16.我國急性胰腺炎的常見病因為膽源性,西方國家則以大量飲酒引起者多見。
17.急性胰腺炎輔助檢查:①血清淀粉酶:發(fā)病后2~12h 升高,48h下降,持續(xù)3~5d,超過正常值3 倍即可確診。②尿淀粉酶:發(fā)病后12 ~14h 升高,下降緩慢,持續(xù)1~2周,患者尿量與尿液濃縮、稀釋的影響,結(jié)果波動較大;③血清脂肪酶:發(fā)病后24~72h升高,持續(xù)7~10d,就診較晚的患者具有診斷價值,且特異性高血鈣:血鈣若低于2mmol/L則預后不良。
18.上消化道出血首選內(nèi)鏡檢查,出血后24 ~48h 進行。
19.正常成人尿量約1500mL。多尿:>2500mL/d。尿崩:>4 000mL/d。少尿:<400mL/d 或<17mL/h。無尿:<100mL/d 或12h 無尿液排出。
20.①急性腎小球腎炎病因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②慢性腎小球腎炎病因為自身免疫(起始因素是免疫介導炎癥)問題;③腎病綜合征病因為自身免疫問題。主要發(fā)病機制為免疫介導性炎癥所致的腎損害;腎孟腎炎病因為大腸桿菌十上行感染十女性多見(尿道短直寬)。
↓↓點擊下方鏈接領(lǐng)取[主管護師]真題/考點/模擬題等資料>>>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