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三、是非判斷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教師即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師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
2.正式評價指學生在相同的情況下接受相同的評估,如談話、觀察等。( )
3.在教育心理學中,學習過程是該門學科研究的核心內容。( )
4.根據(jù)歸因理論,學生將成敗歸因于努力比歸因于能力會產生更強烈的情緒體驗。( )
5.學習期待是動態(tài)的,誘因是靜態(tài)的,所以,學習期待就其作用來說是學習的誘因。( )
6.共同要素說僅將遷移視為相同聯(lián)結的轉移,在某種程度上否認了遷移過程中的復雜的認知活動。( )
7.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對孩子的要求越嚴格,則越有利于孩子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 )
8.內化性原則是指學生要利用學習策略對學習材料進行重新力工,生成新的知識。( )
9.技能屬于動作經驗,因此,技能也就是認知經驗的知識。( )
10.直觀是理解抽象的科學知識的起點。( )
11.陸欽斯的“量杯”實驗是認知結構影響遷移的一個典型案例。( )
12.遠景的間接性動機是與學習的社會意義和個人的前途相聯(lián)系的。( )
13.馬斯洛認為,需要是由低到高依次出現(xiàn)的,只有當較低一級的需要得到基本滿足之后,高一層次的需要才會產生。( )
14.意義學習就是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lián)系。( )
15.學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學目標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教學內容。( )
四、情境分析題(共25分)
(一)(本大題1小題。共7分)
一次年終考核時,學校在考核時加了一欄“學生評估教師”一項,成績一出來,我竟然是全校最低分,當時我非常憤怒地對學生一頓痛罵。學生都低著頭,滿臉的恐懼。第三天,我在改作業(yè)時,忽然看到一張小紙條,紙條上寫著:“老師,請您別再生我們的氣了,我們不是說您課上的不好,而是因為您動不動就對我們發(fā)脾氣,有時為一點小事大發(fā)雷霆甚至不上課。說真的,聽您的課我們總有一種壓迫感,生怕一不小心被您罵。老師,真沒想到給您造成這么大的傷害,請原諒我們吧!”下面是10個學生的簽名。
你認為這位老師應該如何做?( )[多選題]
A.進行自我反思,提高自身職業(yè)素養(yǎng)
B.遵守各項教育法規(guī)
C.平等對待學生
D.尊重學生人格尊嚴
(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在一次語文課上,教師讓學生探究“菜”字,學生說“菜”字是上下結構,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老師說很好,還有其他方法嗎?學生說上面是辛苦的“苦”字去掉“古”,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老師說很好,還有其他方法嗎?學生說上面是“花”字去掉“化”,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
1.這則材料反映了新課改的哪些學習方式?( )[單選題]
A.傳統(tǒng)學習方式
B.合作性學習方式
C.探究性學習方式
D.自主性學習方式
2.在這種學習方式轉變中,核心因素是( )。[單選題]
A.教師
B.學生
C.學校
D.家長
(三)(本大題1小題.共6分)
小王任教于某市重點中學,他性格孤僻,不喜歡與人交往。他一直認為作為教師把課講好就可以了,因此平時很少與人交往,經常獨來獨往,我行我素,難于和同事搞好關系。
你認為小王老師應該如何改進?( )[多選題]
A.更多地與其他教師團結合作
B.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融入集體當中
C.多與學生交流
D.更多地進行人際關系的交往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