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現金折扣決策:
如果判斷應享受現金折扣,則在相應的折扣期最后一天付款;如果判斷應放棄現金折扣,則在信用期最后一天付款。
現金折扣成本與折扣期、折扣率成正比,與信用期成反比。
4、計算普通股成本時不要忘記將股利增長率加上,公式分子注意是D0還是D1,分母是股票發(fā)行價×(1-籌資費率)。
5、計算股票價值時也要注意分子是D0還是D1,分母是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股利增長率,要求的收益率通常是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計算的。
6、計算債券資金成本時注意債券面值與發(fā)行價格的不同,如面值95,發(fā)行價格100,利息率10%,則債券資金成本為95×10%×(1-33%)/100。
第八章:
預計息稅前利潤大于無差別的息稅前利潤,采用負債籌資,反之權益籌資。
公司價值分析法,注意題目條件注明是的借款利息還是借款資本成本率。
約束性固定成本指折舊費和長期租賃費,酌量性固定成本指廣告費、研究開發(fā)費和職工培訓費。
(聯系第十一章)
技術性成本中心中的技術性成本指投入量與產出量有密切聯系,通過彈性預算控制。
酌量性成本中心中的酌量性成本指投入量與產出量無直接聯系,著重于預算總額的審批上。
一般而言,變動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固定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直接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間接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
第九章:剩余股利政策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影響公司形象
固定股利支付率缺點:傳遞公司不利因素、面臨財務壓力、缺乏彈性
按市價發(fā)放股票股利,資本公積增加,增加數為股本增加數×(市價-股票面值);按股票面值發(fā)放股票股利,資本公積不變。
發(fā)放股票股利和分割股票均不改變所有者權益合計數,股票股利改變所有者權益的各個明細數,分割股票僅增加股票數量同時降低股票面值。
股票回購動機有替代現金股利、改變資本結構、防止收購、滿足認股權等。
第十章:計算經營性現金流入時注意題目是否要求估算增值稅,要求時則為不含稅收入×(1+17%)×收現率
簡捷法:預計應交增值稅=預計銷售收入×應交增值稅估算率
按(業(yè)務量基礎的數量特征)不同:固定預算和彈性預算(彈性成本預算:公式法和列表法;彈性利潤預算:因素法和百分比法)
按(出發(fā)點的特征)不同:增量預算和零基預算
按(預算期的時間特征)不同:定期預算和滾動預算
現金余缺=現金收入-現金支出;現金余額=現金余缺-現金籌集與運用
高分推薦:07中級會計職稱《中級經濟法》主觀題預測
更多資料請訪問:考試吧會計職稱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