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按長期股權投資準則規(guī)定,下列事項中,投資企業(yè)應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有( )。
A.投資企業(yè)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
B.投資企業(yè)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C.投資企業(yè)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有報價、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D.投資企業(yè)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
23.關于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重大影響,是指對一個企業(yè)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但并不能夠控制或者與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這些政策的制定
B.重大影響,是指有權決定一個企業(yè)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并能據以從該企業(yè)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
C.在確定能否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時,應當考慮投資企業(yè)和其他方持有的被投資單位當期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可執(zhí)行認股權證等潛在表決權因素
D.投資企業(yè)與其他方對被投資單位實施共同控制的,被投資單位為其合營企業(yè)
24.關于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核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B.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確認為負商譽
C.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確認為當期損益
D.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25.關于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其賬面價值與實際取得價款的差額,應當計人當期損益
B.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而計入所有者權益的,處置該項投資時應當將原計人所有者權益的部分按相應比例轉入當期損益
C.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其賬面價值與實際取得價款的差額,應當計入所有者權益
D.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被投資 單位除凈損益以外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而計入所有者權益的,處置該項投資時不應當將原計入所有者權益的部分轉入當期損益,應按其賬面價值與實際取得價款的差額,計人當期損益
26..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可能記入“長期股權投資一xx(損益調整)”科目貸方發(fā)生額的是
( )。
A.被投資企業(yè)宣告分派現金股利
B.投資企業(yè)收回長期股權投資
C.被投資企業(yè)發(fā)生虧損
D.被投資企業(yè)實現凈利潤
27.購入的固定資產,其入賬價值包括( )。
A.買價 B.運雜費
C.途中保險費 D.進口關稅
28.關于固定資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購置的不需要經過建造過程即可使用的固定資產,按實際支付的買價、包裝費、運輸費、安裝成本、交納的有關稅金等,作為人賬價值
B.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建造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所發(fā)生的必要支出,作為人賬價值。
C.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按投資方原賬面價值作為入賬價值。
D.如果有跡象表明以前期間據以計提固定資產減值的各種因素發(fā)生變化,使得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大于其賬面價值,則以前期間已計提的減值損失應當轉回,但轉回的金額不應超過原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29.下列固定資產中應計提折舊的有( )。
A.季節(jié)性停用的機器設備
B.大修理停用的機器設備
C.未使用的機器設備
D.按規(guī)定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考試吧誠信推薦:2008年會計職稱考試遠程網絡輔導方案
會計職稱輔導科目 | 精講班 | 沖刺班 | 串講班 | 報名 | |||||
課時 | 主講老師 | 試聽 | 課時 | 主講老師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初級會計實務 | 40 | 劉艷霞 | 講 座 | 20 | 劉艷霞 | 講 座 | 6 | 講 座 | ![]() |
初級經濟法基礎 | 趙俊峰 | 講 座 | 22 | 游文麗 | 講 座 | 6 | 講 座 | ![]() | |
中級會計實務 | 50 | 鄭慶華 | 講 座 | 21 | 鄭慶華 | 講 座 | 6 | 講 座 | ![]() |
中級經濟法 | 趙俊峰 | 講 座 | 21 | 游文麗 | 講 座 | 6 | 講 座 | ![]() | |
中級財務管理 | 劉艷霞 | 講 座 | 20 | 劉艷霞 | 講 座 | 6 | 講 座 | ![]() |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