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 |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子宮頸癌陰道流血:早期表現為接觸性出血,可見性交后或婦科檢查后出血。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婦科腹部手術皮膚準備:手術前一日進行皮膚準備。腹部皮膚備皮范圍是上起劍突下緣,下至兩大腿上1/3,左右到腋中線,剃去陰毛。臍部用汽油棉簽(或絡合碘棉簽)清潔后再用酒精棉簽擦拭。整個備皮過程中護理人員動作要輕柔,切忌損傷病人表皮,以免微生物侵入而影響手術,備皮完成后用溫水洗凈、拭干。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漿膜下肌瘤向子宮漿膜面生長,突出于子宮表面,常表現為下腹部包塊。可捫及有蒂與子宮相連的質地較硬的球狀物。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外生型宮頸癌可見息肉狀、菜花狀贅生物,常伴感染,腫瘤質脆易出血;內生型宮頸癌表現為宮頸肥大、質硬、宮頸管膨大;晚期癌組織壞死脫落,形成潰瘍或空洞伴惡臭。陰道壁受累時,可見贅生物生長于陰道壁或陰道壁變硬;宮旁組織受累時,雙合診、三合診檢查可捫及宮頸旁組織增厚、結節(jié)狀、質硬或形成冰凍狀盆腔。
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術后止痛:一般術后24小時內可用哌替啶50mg加異丙嗪25mg肌內注射,可有效地緩解傷口疼痛。6~8小時可重復1次。
6、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有大量米湯樣或惡臭膿樣陰道排液者,可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擦洗陰道。擦洗時動作應輕柔,以免引起大出血。
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子宮內膜異位癥疼痛的特點是痛經,繼發(fā)性漸進性痛經是其典型癥狀。子宮肌瘤無此特點。
8、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全子宮切除的病人術后可有少量暗紅色陰道出血,血量逐漸減少,術后7~14天,陰道可有少量粉紅色分泌物,這是陰道殘端腸線溶化所致,為正常現象,不需處理。
9、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卵巢腫瘤并發(fā)蒂扭轉:發(fā)生于中等大小的腫瘤。當病人突然轉身或連續(xù)旋轉時,腫瘤由于偏向于身體一側而發(fā)生蒂扭轉,引起靜脈回流受阻,瘤內血容量劇增或血管破裂,瘤內充滿血液后致使動脈血流受阻,發(fā)生壞死、破裂或感染,表現為一側下腹腹痛加劇,或一側下腹痛伴惡心、嘔吐甚至休克,是婦科常見急癥。
1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為幫助病人術后更好的康復,術前應進行床上排便、胸式呼吸、咳嗽等的練習。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外生型癌可見向外突出的贅生物,觸之易出血。內生型癌則表現為宮頸肥大、質硬、子宮頸管膨大如桶狀,子宮頸表面光滑或有淺表潰瘍。晚期癌組織脫落后形成凹陷性潰瘍,整個子宮頸可被空洞替代,并覆有壞死組織,有惡臭。癌腫浸潤陰道時,可見到陰道壁有贅生物。浸潤盆腔,婦科檢查可捫及冰凍骨盆。
1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為早期發(fā)現與預防宮頸癌,育齡婦女應每1~2年普查一次宮頸涂片。
1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宮頸癌手術后半年內禁止性生活。
1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黏膜下肌瘤朝向宮腔生長,使子宮腔變大,子宮黏膜面積隨之變大,子宮收縮不良或子宮黏膜增生過長等,造成月經改變,最常見的是經量增多。
1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絕大多數子宮內膜癌的病人復發(fā)時間在3年以內。
1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子宮頸癌陰道流血:早期表現為接觸性出血,可見性交后或婦科檢查后出血。
17、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卵巢腫瘤治療后易復發(fā),應堅持長期隨訪。隨訪時間為:手術后1年內,每月1次;術后1~2年,每3個月1次;術后2~3年,每6個月1次;術后3年以上,每年1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