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jié):正常產褥(小于1分,可以省略)
一、產褥期概念
從胎盤娩出至產婦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復至正常未孕狀態(tài)所需的一段時期,稱產褥期,產褥期為6周(休產假為42天)。
二、產褥期母體變化
(一)生殖系統(tǒng)
1.子宮體:產褥期子宮變化最大,子宮復舊需6周。
(1)宮體肌纖維縮復:需要6周才能恢復正常。
(2)子宮內膜再生:胎盤附著部位(底脫膜)全部修復需至產后6周。
2.子宮下段及宮頸:產后4周恢復至非孕時形態(tài)
(二)乳房
急性乳腺炎在產后一周最容易發(fā)生。
(三)循環(huán)系統(tǒng)及血液系統(tǒng)
產褥早期血液仍處于高凝狀態(tài),到后來慢慢的恢復到正常,需要2~4周的時間。白細胞總數于產褥早期仍較高,可達(15~30)×10g/L,一般1~2周恢復正常,紅細胞沉降率于產后3~4周降至正常。
●產婦發(fā)生心衰的三個時期:
、偃焉32~34周達高峰;
②第二產程;
、郛a后3天。
三、產褥期臨床表現
(一)生命體征
產后體溫多數在正常范圍內,產后24小時內略升高,不超過38℃。產后3~4日出現乳房血管、淋巴管極度充盈,乳房脹大,伴37.8℃~39℃發(fā)熱,稱泌乳熱,持續(xù)4~16小時,體溫下降不屬病態(tài),需排除感染引起的發(fā)熱。
(二)子宮復舊
●產后第1日略上升至臍平,以后每日下降1~2cm,至產后10日子宮降入骨盆腔內。(考點)
(三)產后宮縮痛
產褥早期因宮縮引起下腹部陣發(fā)性劇烈疼痛稱產后宮縮痛,以后慢慢恢復。
(四)惡露
1.血性惡露:持續(xù)3~4日
2.漿液惡露:持續(xù)10日左右
3.白色惡露:持續(xù)3周
(五)褥汗
產褥1周內皮膚排泄功能旺盛,大量出汗,不屬病態(tài)。
四、產褥期處理及保健
1.6周以內禁止性生活;
2.恢復性生活后,應采取避孕措施(原則是哺乳者以工具避孕為宜,不哺乳者可選用藥物避孕)。
3.產后檢查:產婦訪視至少3次,第一次在產婦出院后3日內,第二次在產后14日,第三次在產后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