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習題 |
第 3 頁: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A
【答案解析】第三道工序在產品的完工程度=(50+30+20×40%)/100=88%
2、D
【答案解析】產品成本計算的品種法適用于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的企業(yè);凡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產步驟計算產品成本的,都可以按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
3、A
【答案解析】分配率=21000/(200×4.5+220×5.0)=10.5(元/千克)
4、C
【答案解析】費用化成本,是指在成本發(fā)生的當期就轉為費用的成本。費用化成本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根據因果關系原則確認的費用,例如公司管理人員的工資,其效用在本期已經全部消失,應在本期確認為費用:另一種是不能按“因果關系”和“合理地系統地分配”原則確認的費用,例如廣告成本,它可以為企業(yè)取得長期的效益,但很難確定哪一個會計期獲得多少效益,因此不得不立即確認為費用。
5、B
【答案解析】成本按經濟用途的分類,反映了企業(yè)不同職能的耗費,也叫成本按職能的分類。這種分類有利于成本的計劃、控制和考核。
6、C
【答案解析】采用逐步分項結轉分步法時,將各步驟所耗用的上一步驟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項目分項轉入各該步驟產品成本明細賬的各個成本項目中。由此可知,采用分項結轉法逐步結轉半成品成本,可以直接、正確地提供按原始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成本資料,因此,不需要進行成本還原。所以選項C的說法正確。
7、C
【答案解析】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20×40%=8(件),單位成本=(760+3800)/(30+8)=120(元/件),完工產品成本=30×120=3600(元)。
8、B
【答案解析】全部成本計算制度,是把生產制造過程的全部成本都計入產品成本的成本計算制度。車間機器設備的折舊以及車間低值易耗品的攤銷均計入制造費用,發(fā)出材料實際成本計入生產成本,都是生產制造過程中的成本。行政管理部門設備折舊計入管理費用,屬于期間成本,與產品生產成本無關。
9、A
【答案解析】在分離點以前發(fā)生的成本,稱為聯合成本,所以選項A的說法正確:“分離點”是指在聯產品生產中,投入相同原料,經過同一生產過程,分離為各種聯產品的時點,所以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聯產品分離前發(fā)生的生產費用可按一個成本核算對象設置一個成本明細賬進行歸集,然后將其總額按一定分配方法(如售價法、實物數量法等)在各聯產品之間進行分配,所以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分離后各種產品分別設置明細賬,歸集其分離后所發(fā)生的加工成本,所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