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全真模擬試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 |
16.D[解析]直接記憶相關知識點。違約責任有三種基本形式,即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和賠償損失。當然,除此之外,違約責任還有其他形式,如違約金和定金責任。
17.D[解析]本題考查法人成立的要件。法人成立的法律要件包括: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財產和經費,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18.D[解析]本題考查繼承的基本原則,應當了解的是繼承的各項規(guī)定符合了社會人倫、道德標準。通過常識判斷我們也可得出答案。根據《繼承法》第10條的規(guī)定,繼承法中所稱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非子女、養(yǎng)子女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故D項錯誤。
19.A[解析]侵權法律關系的主體和承擔責任的主體是不同的。侵權的主體是直接的當事人。侵權法律關系的主體只能是侵權人小強和被侵害人小新。
20.D[解析]本題考查不當得利,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是考試的重點,我們可以將不當得利的幾個構成要件與ABCD四個簡單的小例子相對照,逐個排除。不當得利是指無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使他人受損失的事實。選項A屬于履行道德上的義務,選項B屬于明知無給付義務,選項C屬于給付未到期債務,三者都不產生不當得利之債。選項D屬于“非債清償”,支付金錢沒有合法根據,構成不當得利之債。
21.B[解析]本題考查擔保合同的效力。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第10條規(guī)定,主合同解除后,擔保人對債務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仍應承擔擔保責任。當然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因此正確答案為B。
22.A[解析]本題考查正當理由的內容。正當理由包括依法執(zhí)行職務、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自助行為、受害人同意。所以答案選A。
23.A[解析]直接記憶相關知識點。同一天以相同商標提出注冊申請的適用使用在先原則。
24.D[解析]本題考查保管人主要義務,首先要明確什么是保管合同,把握保管人的主要目的是保管物的安全。所以,對物造成損害的行為不是主要義務。保管人的主要義務包括:不得使用保管物、附隨義務、返還保管物、保管義務。
25.C[解析]本題考查埋藏物、隱藏物的歸屬問題。解答此類問題,首先應找出題目中有哪些當事人,當然不要忘記國家這個隱藏的主體。然后按照法條的規(guī)定,選出發(fā)現人或證明人或其他所有者。根據《民通意見》第93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對于挖掘、發(fā)現的埋藏物、隱藏物,如果能夠證明屬其所有,而且根據現行的法律、政策又可歸其所有的,應當予以保護。本題中既然某乙能證明銀元的歸屬,銀元應歸其所有。發(fā)現人某甲可以向某乙要求一定的報酬!睹穹ㄍ▌t》第79條第1款規(guī)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
26.A[解析]本題考查轉租問題。轉租的問題稍微復雜,但也好解決,主要就是明確存在兩個合同,同時把握合同的相對性,這是解決轉租問題的兩大關鍵點!逗贤ā返224條規(guī)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xù)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
27.D[解析]本題考查承運人的免責事由。《合同法》第302條規(guī)定:“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前款規(guī)定適用于按照規(guī)定免票、持優(yōu)待票或者經承運人許可搭乘的無票旅客!
28.D[解析]本題考查格式條款,格式條款通常是由一方制定的合同中規(guī)定的條款,顯然對另一方不利,所以在解釋的時候法律偏重于保護另一方的利益!逗贤ā返41條規(guī)定:“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fā)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非格式條款!
29.A[解析]本題考查代理的適用情形。解答本題首先要明確什么是代理,代理的本質是什么,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均可代理。必須本人實施的行為不能代理。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見》第78條規(guī)定:“凡是依法或者依雙方的約定必須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行為,本人未親自實施的,應當認定行為無效。”本題中的選項BCD均屬于應當由本人親自完成的民事法律行為,不能適用代理,只有A項是正確答案。
30.A[解析]熟記相關法條是做對此題的唯一辦法。做題時應將各選項與法條中不授予專利權的情形相對比,注意一定要準確。根據《專利法》第25條的規(guī)定,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一)科學發(fā)現;(二)智力活動的規(guī)則和方法;(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四)動物和植物品種;(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起標識作用的設計。對前款第(四)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規(guī)定授予專利權。此外,對于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不授予專利權。光電效應屬于科學發(fā)現,不能授予專利權。因此,A是正確答案。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