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A項應為,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在代理權限內進行直接對被代理人發(fā)生效力的法律行為。
2.【答案】C。解析: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
3.【答案】A。解析:民事行為能力是根據(jù)公民對自己的行為及其可能產生的后果是否具有認識能力、判斷能力,以及審慎地處理自己事務的能力來確定的。主要有兩個根據(jù):①必須達到一定的年齡;②必須具有正常精神狀態(tài)的理智。
4.【答案】C。解析: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5.【答案】D。解析: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但是純獲利性的行為是可以進行的。
6.【答案】C。解析: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指法人得以自己的名義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成立,終于消滅。
7.【答案】B。
8.【答案】C。解析:根據(jù)《物權法》第47條、第58條的規(guī)定,城市的土地,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所有的農村和城市郊區(qū)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法律規(guī)定屬于集體所有的土地屬于集體所有。
9.【答案】B。解析:按份共有人在將自己的份額分出或轉讓時,不得損害其他共有人的利益,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yōu)先購買的權利。
10.【答案】B。解析:用益物權是物權的一種,是指非所有人對他人之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的權利。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抵押權是擔保物權的一種。
11.【答案】A。解析:相鄰關系,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毗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占有、使用、收益、處分權利時發(fā)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12.【答案】A。解析:B項是物權中的按份共有關系,C項是繼承關系,D項不是民事法律關系。
13.【答案】D。解析:債的關系的當事人都是特定的,即債權人只享有要求債務人履行一定義務的權利,債務人也只向債權人履行特定的義務。
14.【答案】C。解析:人格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人身自由權、婚姻自主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以及榮譽權。親屬權屬于身份權。
15.【答案】D。解析:身份權是指民事主體以特定身份為客體而享有的維護一定社會關系的權利。ABC三項均為人格權,只有D項屬于身份權。
16.【答案】D。解析:債的發(fā)生原因主要有合同、侵權行為、不當?shù)美o因管理,D項屬于處分行為,是使權利消滅的行為,不是債的發(fā)生原因。
17.【答案】A。解析:我國《合同法》第116條規(guī)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18.【答案】C。解析:以債的發(fā)生原因包括:合同之債、侵權之債、不當?shù)美畟蜔o因管理之債等。
19.【答案】B。解析: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或者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所必須承擔的相應的法律后果。民事責任主要有兩種形式,即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
20.【答案】B。解析:罰款是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除A、C、D三項外,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還包括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21.【答案】A。解析:飼養(yǎng)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yǎng)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本題中乙為狗的飼養(yǎng)人,乙應當承擔甲的損失。
22.【答案】D。解析:排除妨礙是指權利人行使其權利受到不法阻礙或妨害時,有權請求加害人或排除或請求人民法院強制排除,以保障權利正常行使的措施。題中甲的權利已經受到了侵害,不適用排除妨礙。
23.【答案】B。解析:排除妨礙是指權利人行使其權利受到不法阻礙或妨害時,有權請求加害人或排除或請求人民法院強制排除;以保障權利正常行使的措施。甲長期將自家雜物堆放于乙家的廁所門前,影響乙行使權利,乙有權請求排除妨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