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0日,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發(fā)布了第十一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縣域科學發(fā)展評價報告,并揭曉了2011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名單。上榜的“強縣”紛紛在官網發(fā)布消息,但有媒體援引網友報道,榜單發(fā)布者的身份和權威性均存疑。
這是一家民間機構,所做的榜單被稱為民間版。與國家統(tǒng)計局于2007年叫停的官方版百強縣榜單比,這個民間版的百強縣榜單存在至今,并一直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在一些地方領導人的講話和報告中,進入百強縣成了目標,已經進入百強縣的把進位爭先當作目標。
榜單評價的是各個地方經濟社會綜合發(fā)展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其實指向政府。從社會評價的角度說,應當開放社會對政府的評價,自上而下的考核、民眾的意見、社會機構組織的評議等等,可以更多元化。但“百強縣”榜單在地方政府那里受到的歡迎和重視,以及互動過程的呈現(xiàn),促使我們作更深入的思考。
現(xiàn)在許多地方確實經常被置于各種排名之中。與普通民眾比,地方政府之所以有更大的興趣,既與排行榜本身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有關系,但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因為各種排行榜具有的現(xiàn)實價值,比如在城市形象、招商引資、爭取政策上所具有的可能優(yōu)勢。
有的地方政府或許還能夠平靜客觀地看待各種排行榜,但我們也不難看到在排行榜的刺激下,一些地方政府的行為發(fā)生扭曲,弄虛作假,干擾日常生活運行,政府的追求變成社會的負擔,引起很大爭議。
拿“百強縣”榜單來說,這些年已經出現(xiàn)不少問題。比如早些年太湖周圍的很多縣在百強縣中占據諸多席位,太湖水危機事件讓人看到被忽視的問題;有資料顯示,由于對傳統(tǒng)發(fā)展模式的依賴,大多數百強縣的單位產值的能耗物耗在以驚人速度增加,有的百強縣耕地面積逐年減少,有的貧困縣進入了百強縣,各種問題不同程度地暴露。
民間版的百強縣榜單受到質疑,沒有統(tǒng)計資質被認為有問題,是不是說官方版的榜單就一定好,有統(tǒng)計資質的機構拿出的排行版一定沒有問題?事實上,無論民間或官方,對于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有所關切,并具有參考性,民間或官方都無不可,問題的核心只在于政府。
權力民授,地方政府首先是對當地民眾負責。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也有針對政府的評價性指標和各種排行榜,但最后都對應民眾的態(tài)度,轉化成民意支持率。做得好的,要為了保住支持率繼續(xù)努力,做得不夠的,要為了防止支持率的下滑而做更多事情,并且依民意要求、權力規(guī)范而行。也就是說,社會評價和各種排行榜之所以受重視,本質上是因為對權力怎么來、要怎么用有清醒認識。
無論是百強縣榜單,還是其他榜單,無論民間的還是官方的,榜單的權威性、公正性固然是一個問題,但更核心的問題是權力屬性決定了政府應當有怎樣的追求,即便是因為榜單而作出的調整。
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有限型政府,不管怎么說,政府只是辦事機構,在應當追求什么、看重什么,并為之具有強大動力的問題上,擺在政府面前的各種排行榜是一面鏡子。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