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1-30題 |
第 2 頁:第31-60題 |
第 3 頁:第1-15題答案 |
第 4 頁:第16-30題答案 |
第 5 頁:第31-45題答案 |
第 6 頁:第46-60題答案 |
1.
[答案]:N
[解析]:本題考核提起訴訟的時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nèi)”提 出。
[該題針對“行政訴訟的基本規(guī)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2.
[答案]:Y
[解析]:本題考核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當事人對仲裁協(xié)議的效力有異議的,應當在首次開庭前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該題針對“仲裁機構和仲裁協(xié)議”知識點進行考核]
3.
[答案]:N
[解析]:本題考核法律關系的內(nèi)容。法律關系的內(nèi)容是指法律關系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 象是法律關系的客體。
[該題針對“法律關系的要素”知識點進行考核]
4.
[答案]:N
[解析]:本題考核仲裁裁決的執(zhí)行。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chǎn)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zhí)行的財產(chǎn)所在地人民法院執(zhí)行。
[該題針對“仲裁的基本規(guī)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5.
[答案]:N
[解析]:本題考核仲裁的申請。仲裁裁決作出后,當事人就同一糾紛不可以再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訴。
[該題針對“仲裁的基本規(guī)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6.
[答案]:Y
[解析]:
[該題針對“行政訴訟的基本規(guī)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7.
[答案]:N
[解析]:本題考核訴訟時效期間的規(guī)定。訴訟時效的計算,如果權利人不知道或不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的,訴訟時效期間不應開始計算。如果在 通常情況下,客觀上權利人應當知道而其因疏忽等原因沒有注意到權利受到侵害的,訴訟時效也應開始計算。
[該題針對“訴訟時效”知識點進行考核]
8.
[答案]:N
[解析]:本題考核法的形式。最高法院所作的判決書只是一種非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為法的形式。
[該題針對“法的形式和分類”知識點進行考核]
9.
[答案]:N
[解析]:本題考核法律部門和法律體系。行政法調(diào)整的是行政機關與行政管理的相對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因“行政管理活動”而發(fā) 生的法律關系。
[該題針對“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經(jīng)濟法的調(diào)整對象”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答案]:Y
[解析]:
[該題針對“行政復議的范圍”知識點進行考核]
11.
[答案]:Y
[解析]:
[該題針對“民事訴訟的審判制度”知識點進行考核]
12.
[答案]:N
[解析]:本題考核點是勞動仲裁管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qū)域內(nèi)發(fā)生的勞動爭議。
[該題針對“勞動仲裁”知識點進行考核]
13.
[答案]:N
[解析]:本題考核點是勞動仲裁當事人。發(fā)生爭議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責令關閉、撤銷以及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歇業(yè),不能承擔相關責任的,依法將其出資人、開辦單位或主管部門作為共同當事人。
[該題針對“勞動仲裁”知識點進行考核]
14.
[答案]:Y
[解析]:本題考核點是勞動仲裁。
[該題針對“勞動仲裁”知識點進行考核]
15.
[答案]:N
[解析]:本題考核經(jīng)濟補償。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該題針對“勞動合同解除和終止的法律后果和責任”知識點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