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以下參數中不影響企業(yè)專門技能人員需求總量的是( )。
(A)企業(yè)戰(zhàn)略 (B)組織結構
(C)管理幅度 (D)人工成本
40、關于人力資源預測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企業(yè)職位空缺不可能完全通過內部供給解決
(B)嚴格的戶籍制度制約著企業(yè)外部人員的供給
(C)人員供給預測包括內部供給預測和外部供給預測
(D)企業(yè)人力資源需求的滿足應優(yōu)先考慮外部人力資源供給
41、( )是以了解員工素質現狀或查找問題根源為目的的測評。
(A)選拔性測評 (B)考核性測評
(C)開發(fā)性測評 (D)診斷性測評
42、在素質測評標準體系的設計中,( )是將需要測評的員工素質的要素分解,并列出相應的項目。
(A)平面結構 (B)立體結構
(C)橫向結構 (D)縱向結構
43、在員工素質測評標準體系中,國家公務員的選拔標準屬于( )。
(A)效標參照性標準 (B)能力考核性標準
(C)常模參照性標準 (D)素質考核性標準
44、在相關分析中,r=1.00表示兩組測評數據( )。
(A)完全負相關 (B)零相關
(C)完全正相關 (D)不確定
45、員工素質測評結果的文字描述的主要內容不包括( )。
(A)基本素質 (B)技術水平
(C)業(yè)務能力 (D)健康狀況
46、在面試實施的( ),面試考官會進一步核對核心階段所獲得的信息。
(A)結束階段 (B)導入階段 (C)提問階段 (D)確認階段
47、行為描述的假使前提是( )。
(A)它是一種特殊的結構化面試 (B)所有的提問都是行為性問題
(C)說和做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 (D)實質是識別關鍵性工作要求
48、人事小組的測評成員不包括( )。
(A)企業(yè)優(yōu)秀員工代表 (B)招聘崗位的資深任職人員
(C)人力資源管理人員 (D)招聘崗位所在部門的主管
49、設計無領導小組討論評分表時,評價指標應該控制在( )以內。
(A)5個 (B)10個 (C)30個 (D)40個
50、在制定培訓規(guī)劃時,設計評估標準的目標是( )。
(A)明確員工現有技能與理想狀態(tài)間的差距
(B)收集有關新崗位和現在崗位要求的數據
(C)選擇測評工具,明確評估的指標和標準
(D)明確培訓的要求,預測培訓的潛在困難
51、企業(yè)在不同發(fā)展階段應確定不同的培訓內容,在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期企業(yè)應集中力量( )。
(A)擴張經營范圍 (B)提高創(chuàng)業(yè)者的營銷公關能力
(C)建設企業(yè)文化 (D)提高中層管理人員管理能力
52、在選擇培訓方法時,知識的傳授多以( )方法為主。
(A)課堂授課 (B)示范模擬 (C)角色扮演 (D)情景模擬
53、( )不屬于企業(yè)中層管理人員的培訓目標。
(A)提高其經驗、知識和技能 (B)培養(yǎng)業(yè)務骨干分子成為接班人
(C)使其適應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 (D)對目前的業(yè)務工作能更加熟練
54、以下關于培訓評估對象說法錯誤的是( )。
(A)受培訓成本的限制,無須對所有培訓活動進行評估
(B)新開發(fā)的課程應著重于課程設計、應用效果等方面
(C)新的培訓方式應著重于培訓目標、受訓人員等方面
(D)新教員的教程應著重于教學方法、質量等綜合方面
55、對培訓效果進行反應評估,培訓的主持者應為( )。
(A)培訓的單位 (B)學員的直接主管
(C)培訓教師 (D)學員的單位主管
56、( )是指對培訓項目所取得的成效進行測試時,其測量結果的長期穩(wěn)定程度。
(A)相關度 (B)信都 (C)區(qū)分度 (D)效度
57、在培訓成果進行評估時,在調查問卷中,“您對該培訓項目滿意嗎?”的提問屬于( )的信息。
(1)反應成果 (2)技能成果 (3)認知成果 (4)績效成果
58、培訓成果的評估方法中,以下不適于用問卷調查法了解的信息是( )。
(A)了解學員偏愛的學習方法
(B)讓學員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觀念
(C)檢查培訓目標與工作任務的匹配度
(D)評價學員在工作中對培訓內容的應用情況。
59、將考評量表分為三個等級,即極好、滿意和不滿意,使被考評者容易分清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這種績效考核方法是( )。
(A)評價中心法 (B)日清日結法 (C)合成考評法 (D)強制分配法
60、僅適用于激發(fā)員工表現,開發(fā)其技能,而不適用于員工之間比較的結果導向型的績效考評方法是( )
(A)短文法 (B)評價量表法 (C)記錄法 (D)強制選擇法
61、( )是將被考評者放在一個模擬管理崗位,讓他在一段時間內參與文書的起草,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技術。
(A)實務作業(yè) (B)個人報告 (C)管理游戲 (D)個人測驗
62、( )不能糾正績效考評中的暈輪誤差。
(A)建立精確的考評標準體系 (B)建立完善的數據處理系統(tǒng)
(C)對考核者進行適當的培訓 (D)建立嚴謹的工作記錄制度
63、以( )為基礎的績效考評指標體系,能清楚地說明組織或員工在考評期內完成的工作任務及其對組織貢獻的大小。
(A)實際投入 (B)工作行為 (C)實際產出 (D)工作方式
64、編制績效考評標準時,無需遵循( )。
(A)目標導向原則 (B)突出特點原則
(C)定量準確原則 (D)先進合理原則
65、關鍵績效法的核心是( )。
(A)考評標準的確立 (B)新型激勵機制的構造
(C)定量準確原則 (D)企業(yè)戰(zhàn)略目標的明確
相關推薦:2010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考前模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