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jié) 個性化塑造技巧 |
第 6 頁:第二節(jié) 個性化之基——面試語言技巧 |
第 9 頁:第三節(jié) 個性化之源——發(fā)散思維技巧 |
第四節(jié) 面試常見問題與禁忌
一、公務員面試考生十大問題
在面試考場上,很多考生的回答都是大同小異,存在明顯的模式化現(xiàn)象。下面總結列出十條,再次提醒考生只要深刻理解這十條,并在平時訓練中注意克服在十條當中自己存在的問題。
(一)所答內容毫無邏輯,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內容過于追求完美,答案冗長,有用無用一起答;
(三)任何問題都與國家政策聯(lián)系,內容空泛,無實際意義,單純?yōu)榱税胃呱A;
(四)無謙卑心態(tài),夸大事實;
(五)不從題目本身出發(fā),所答非所問;
(六)不懂得什么叫做弱化矛盾,不是逃避面試問題所制造的困難,就是將矛盾擴大化;
(七)僅在字面意思繞來繞去,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
(八)因控制情緒導致所答內容寥寥無幾,無法抒發(fā)真實情感;
(九)只知唱著山歌給黨聽,不知聯(lián)系群眾、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fā);
(十)把自己當領導,答題都是“提出的對策如下”。
二、公務員面試答題禁忌舉例
(一)學生腔太重,答題不切實際。
以下是考生在公務員面試中的一些回答,常見的問題是學生腔太重,不了解現(xiàn)實社會和機關工作流程,分析問題過于注重自我或過于理想化,答題不切實際。
1.“我們大學生有著很高的理論水平,所以(一般是自信我能干好這項工作)……”
當著考官的面說自己作為一名大學生,有著很高的理論水平是不合適的,在場的很多考官都是專家和領導,這么說有班門弄斧之嫌。
2.“我反復勸說,相信領導一定會接受的!薄叭绻I導仍不接受,我會向上級部門和領導反映,直到他接受為止!”
回答面試問題不需要“上綱上線”,而面試題目當中并非發(fā)現(xiàn)領導有什么違法亂紀的行為,不要自己將問題復雜化,將自己的回答陷入自設的陷阱當中。
3.“處室的領導一定會配合好我的工作的!”
面試中考生的定位一定要準確,考生報考的是基層公務員,不是司局級領導,是科員配合好領導的工作,絕不是領導一定會配合好自己的工作,在答題的時要注意層級關系。
4.“我根據與會人員的現(xiàn)場反映,當場修正這個文件!”
很多考生是應屆畢業(yè)生,不知公務員工作的實際情況,機關文件的修改、簽發(fā)是有嚴格程序的,基層公務員沒有權力當場改文件,這犯的是一個常識性錯誤。
(二)沒有理解面試題意,答題偏題。
例1:
考官:你怎么看待社會上某一現(xiàn)象,如何解決?
考生:“如果是我,絕對不會出現(xiàn)這個情況,我絕對能做到……”
這是一道主要考查綜合分析能力的面試題,考查考生分析問題能否抓住關鍵,思路是否清晰,思維是否開闊,能否自圓其說。此題要分析此現(xiàn)象的成因,包括人的心態(tài)、社會環(huán)境、制度問題等,然后提出具體的解決辦法,而不是“表決心”。
例2:
考官:你通過競聘成為小張的直接領導,小張心中不服,常以各種理由請假,同事們議論紛紛,你該怎么辦?
考生:“找小張談話,我能成為小張的領導,說明我能力比他強,教育小張正確對待同事的升遷。讓小張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一種嚴重錯誤,這種行為會危害黨、危害國家和組織!
這是道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題,主要考查考生是否理解組織中的權屬關系,人際合作是否主動,溝通是否有效,處理人際關系時能否把握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正確的回答應該是首先理解小張的心情,分析小張請假的原因,以同事、朋友的身份讓小張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工作。
(三)大而空的虛話、套話
1.“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2.“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一貫要求和傳統(tǒng)作風,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職責!
3.“作為一名公務員,是人民的公仆,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福利!
以上是在面試現(xiàn)場考生經常會說的空話和套話,很多考生只是用“為人民謀福利”等詞語來泛泛而談,很少涉及一些具體、實際、可操作性的內容,這樣的回答得分都比較低。面試中要力避大而空、難以操作的虛話、套話和官話。有的考生誤認為自己說的這些官話會贏得考官的青睞,自我感覺很好,實際上考官并不認同。這也是為什么有些考生面試后自我感覺良好,但實際得分不高的重要原因。其實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從實際可操作的層面出發(fā),這樣在面試中往往更易獲取高分。
三、公務員面試考官四大疲勞
面試考官屬于長時間作戰(zhàn),長時間坐在椅子上來觀看考生答題,難免會疲勞,現(xiàn)將考官在面試時候的疲勞癥狀總結為以下四點:
(一)審美疲勞
要求考生上考場前注意衣冠,整理頭發(fā)。
(二)聽覺疲勞
要求考生不要空喊口號,實事求是未必不是很好的回答。
(三)心理疲勞
要求考生答題不要都從模式化套路出發(fā)。
(四)身體疲勞
要求考生答題內容干脆利落,切中要點,廢話少答。
相關推薦: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