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選題 |
第 4 頁:簡答題、辨析題、法條分析 |
第 5 頁:案例分析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查看匯總:2013政法干警《專業(yè)綜合I》全真模擬題及答案匯總
考生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須在答題卡和答題紙指定位置上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同時在答題卡上涂寫考試科目和準考證號的信息點。
2.選擇題的答案必須涂寫在答題卡相應題號下,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書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上。寫在其他地方無效。
3.填(書)寫部分必須使用黑色字跡鋼筆、簽字筆或圓珠筆,涂寫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
4.考試結束,將答題卡、答題紙和試題本一并交回。
一、單項選擇題:第1~40題。每小題1分,共4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 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涂黑。
1.甲因遭受丈夫乙的虐待而被迫離家獨居。某日,甲的女兒丙(13歲)來看望甲,甲叫丙把 家中的老鼠藥放入乙喝的酒中。丙按甲的吩咐行事,致使乙死亡。對此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丙構成共同犯罪
B.甲構成投放危險物質(zhì)罪
C.甲是故意殺人罪的教唆犯
D.甲單獨構成故意殺人罪
2.如果某犯罪案件不是發(fā)生在中國領域,且該案犯罪人不是中國公民,被害人也不是中國國家或者中國公民,但中國對此案仍能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是基于( )。
A.屬地管轄原則
B.普遍管轄原則
C.保護管轄原則
D.屬人管轄原則
3.某地區(qū)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辦公室主任王某,急于引進外資,對于前來投資的“外商”甲某等人盲目輕信,未認真審查其主體資格、資信狀況,就簽訂引資合作協(xié)議,由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先期打人對方賬戶400萬元,結果,該筆資金被悉數(shù)騙走,給國家造成了重大損失。王某的行為構成了( )。
A.玩忽職守罪
B.濫用職權罪
C.國家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罪
D.尚未構成犯罪
4.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實施嚴重危害社會行為的,( )。
A.不負刑事責任
B.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C.應當負完全的刑事責任
D.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甲對某危害結果沒有阻止其發(fā)生的義務,如果該危害結果發(fā)生,甲的不作為行為( )。
A.不可能構成犯罪
B.可能構成純正的不作為犯罪
C.可能構成不純正的不作為犯
D.可能構成手段不能犯
6.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是指人的危害社會的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存在的( )。
A.表面聯(lián)系
B.一般聯(lián)系
C.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
D.普遍聯(lián)系
7.根據(jù)我國的刑法學說和司法實踐,最有可能排除某種犯罪故意的認識錯誤是( )。
A.法律上的認識錯誤
B.對象認識錯誤
C.手段認識錯誤
D.客體認識錯誤
8.在下列犯罪構成的一般要件中,體現(xiàn)犯罪實質(zhì)特征的要件是( )。
A.犯罪客體
B.犯罪客觀方面
C.犯罪主體
D.犯罪主觀方面
9.盜竊罪屬于( )。
A.故意和過失犯罪
B.過失犯罪
C.故意犯罪
D.故意或過失犯罪
10.假定甲有外遇,為達到和第三者結婚的目的,準備殺妻,已將毒藥放入妻子的碗中,妻子發(fā)覺飯有異味而將飯倒掉,幸免于難,則甲的行為屬于( )。
A.犯罪預備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構成犯罪
11.某甲捏造某乙(某機關干部)受賄20000元,并寫成小字報四處散發(fā)、張貼,致使某乙名譽受到很大損害。某甲的行為屬于( )。
A.誣告陷害罪
B.誹謗罪
C.侮辱罪
D.報復陷害罪
12.甲、乙二人攜帶炸藥去水庫僻靜處炸魚,甲在岸邊準備往水中擲炸藥時,不慎引起爆炸,將乙炸死,自己也受重傷。則甲的行為如何定性?( )
A.過失爆炸罪
B.過失致人死亡罪
C.意外事件
D.非法捕撈水產(chǎn)品罪
13.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年齡為不滿( )。
A.14周歲
B.16周歲
C.18周歲
D.12周歲
14.犯罪未遂與犯罪既遂區(qū)別的關鍵在于( )。
A.犯罪行為是否已經(jīng)著手實施
B.犯罪行為是否已經(jīng)實施完畢
C.犯罪行為是否已經(jīng)造成犯罪結果
D.犯罪行為是否具備了全部構成犯罪結果
15.下列情形中,不屬于《刑法》第263條搶劫罪加重法定刑事由的是( )。
A.在辦公室內(nèi)搶劫的
B.多次搶劫的
C.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16.甲乙二人是交往多年的好友,一日,甲請乙在某酒店喝酒,兩人微醉。下樓時,因一小事意見不合,甲推了乙一把,乙便從三樓摔至一樓,導致顱腦嚴重損傷,在送往醫(yī)院的途中身亡,對甲的行為,應如何定罪?( )
A.構成故意殺人罪
B.構成故意傷害罪
C.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D.屬于意外事件
17.下列犯罪行為中,屬于不作為行為方式的是( )。
A.甲因高興將3歲兒子拋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
B.乙分娩嬰兒后為掩蓋未婚先孕真相將嬰兒扔出窗外致嬰兒死亡
C.丙分娩女嬰后不愿撫養(yǎng),遂以2萬元價格將其賣給他人
D.丁分娩嬰兒后將嬰兒棄置于火車站致其凍成重傷
18.間歇性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實施重危害社會行為的,( )。
A.應當負刑事責任
B.不負刑事責任
C.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D.待治療痊愈后再追究刑事責任
19.非法拘禁罪屬于( )。
A.繼續(xù)犯
B.牽連犯
C.結合犯
D.連續(xù)犯
20.在下列犯罪中,犯罪主體為特殊主體的是( )。
A.重大責任事故罪
B.交通肇事罪
C.放火罪
D.破壞交通工具罪